傅谨:京剧历史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2.03.17

来源:记者团 编辑:汪青 见习编辑 卢世博 浏览次数:


图片来自网络

    ■ 记者团 陈炎飞

    3月15日晚在东九C103室,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作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第1783期,以历史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带领我校广大学子探秘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傅谨认为,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然而令他颇感失望的是,我国目前关于京剧历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诞生:偶然与必然的结果

    “从1790年到1840年,这五十年间是京剧的诞生时期。”傅谨如是说。看似平凡的1790年对于京剧而言却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因为这一年乾隆大寿。京剧正是借着这一契机进入朝廷,后来渐渐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傅谨介绍道,据史料考察,清朝时期宫廷的戏班自身并不优秀。于是乾隆大寿时,各地官员以做寿为名,纷纷召集戏班进京表演,以取悦乾隆。这时,京剧便走进朝廷。

    “京剧之所以能够取代原来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昆曲,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更接近民间趣味,而不仅仅符合文人、士大夫这类小众群体的审美观。”傅谨坦言道,作为中国雅文化的结晶,昆曲尽管有着优美的辞藻,但由于其脱离百姓的生活和群众趣味,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也就在这种情况下,京剧诞生了。”

发展:利益与竞争的推动

    尽管京剧是在宫廷暂露头角后闻名,但其发展更多的是由于民间的传诵。因为在民间,京剧有着广阔而充实的群众土壤。傅谨强调,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茶园的安转制度和王公贵族中的堂会之风,“这两者都对于京剧艺术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

    何为安转制度?傅谨解释,其实就是戏班、戏园的连轴转。“茶园老板出于经营发展的利益需求,要求戏班提供高质量的戏曲表演,而这种偶然的创造对于京剧的发展竟有着巨大的贡献。”

    京剧的发展,除了借助茶园的推动,王公贵族也间接起到了作用。“因为对于王公贵族而言,由于不能经常请整个戏班到家中表演,他们就希望请到最好的演员。于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攀比的风气,”他说,“不仅仅王公贵族之间进行攀比,演员之间也存在竞争。也就是这样的一股堂会之风,京剧获得了发展的又一重要契机。”

    在傅谨看来,纵观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它实际上是在说书、讲史与弹词这些艺术行为的基础上提炼与融合而成的,具有一脉相承性。而京剧因使用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得以延续,流传至今。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