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颖鼓励年轻人和新诗“发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2.03.30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见习编辑 卢世博 邹颖 浏览次数:

图片来自网络

    ■ 通讯员 张明雪

    29日上午,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走进我校中文系本科生课堂,为2011级学生讲授“新诗和我们”,通过对新诗特点的分析鼓励广大年轻同学和新诗“发生关系”。

新诗有助保持差异

    张新颖首先指出了使“诗”、“我们”这两个概念发生关系的可能因素——阅读,并提出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阅读诗歌?”

    为解释这个问题,他类比教育与被教育,他说,教育使大家变得一样,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趋同,从而使我们感受到教育的单调,看到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无差异性。

    对于这一趋势,张新颖说:“有压迫就有法抗,很多人还是从夹缝中力求丰富、多样性。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就能够让我们保持差异性。”他强调自己并不是想刻意夸大文学或者说是新诗的重要性,而是要以此说明我们读诗的必要性。

新诗给予情感教育

    “情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情感教育也就很重要。”接着,张教授谈到了情感教育的问题。

    他认为我们的情感教育大多是在无意识中获得的,“比如说听流行歌曲,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有好的成分,也有不好的成分。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诗歌”。

    不过张新颖强调,虽然诗歌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并不是说流行文化就是垃圾。进一步讲,即便它是,也是有用的“垃圾”,因为它可能是源于经典。“比如说,诗歌可能就是流行歌曲的源头。”

    对此,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论证。首先是莫文蔚的《爱》,其中有段歌词是“我终于没选择的分岔,最后又有谁到达”, 张新颖指出这句歌词来源于美国作家弗罗斯特的一首诗《一条未走的路》。另外就是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张新颖认为它“抄袭”了叶芝的诗《当你老了》。由此,他希望大家有必要去寻找源头,去研读诗歌,“它足以成为自我情感教育的媒介”。

新诗觉醒语言意识

    “我不做诗人,我不研究诗歌,为什么要读诗?”张新颖说这正是他最想要跟同学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他认为人一生中陪伴自己最长的,就是语言,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就如同水、空气这种对人们极为重要却被人们轻易忽视的事物一样。“而诗是语言得以最精微处理和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读诗可以提醒人们警觉自己对语言的意识。

    在此,张新颖举了熊秉明的一首诗歌——《的》。他说,读这首诗,读者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这种感受绝大程度上是人们常用的“的”所给予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包含着诗,只不过这需要我们用警觉的心态去发现。”张新颖还进一步形象解释说,水在零度以下能够结成冰,而诗在特殊状态下能够成为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会有这样的时刻。

    最后,张新颖还针对整个社会对新诗不满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新颖以人来做比喻,认为现代汉语就相当于人的婴儿或者童年时期。在这个点上,现代文学特别是中国新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是现代中国人试图表达自己的有效途径。“一个小孩子,他在呀呀学语时会出现错误,但这种稚嫩又是正常的,是可爱的。中国的新诗就是如此。”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