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号晚七点,同济医学院一号楼一大教室,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以蒋介石的日记为历史依据,讲述了他早年的成长经历和孤僻、多疑的性格特质。
日记里透出的坚毅
一天写一篇日记不难,可是谁能坚持五十多年如一日地写下去呢?但是蒋介石做到了,王奇生称他是“古今第一人”,而且未来也不会再有第二人了。日记里详尽的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那么从他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
难以忘怀的早年经历
蒋介石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留下孤儿寡母,总是受邻里的欺负。他在日记中反复回忆自己的孤立无援,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家乡发大水,把他家的房子淹了,邻里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帮忙。乡亲们瞧不起他,说他没有出息,对他不友好。甚至连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因为分家产的纠葛与他反目成仇。这些不幸的经历,让蒋介石失去了对人的基本信赖,从而形成了孤僻、多疑的性格。
以一人治天下的童话
“以一人治天下,以一人敌一国,以一人敌一党”,蒋介石在日记中这样形容自己。他的独裁统治来自于他对人的不信任与多疑。在战场上,他嫌自己手下的高级指挥官无能,直接“越级”指挥前线。在行政上,除了国民党最高统治者的职位,他还揽下了几十个兼职。
这种不信任甚至到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重庆市档案馆曾公布其收藏的蒋介石手令,其中一部分完全与他身担的职责不符。“比如‘某街头垃圾几天无人处理,谁立即去办’”,王奇生说:“他简直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任何事情都想亲力亲为才放心。”这种的“不合作”性格成为国民党在国共之争中失败的主要因素。“一个党国的最高领导人,无人帮衬,又大小事都管,即使是圣人也忙过不来的。”王奇生分析道。
王奇生答学子问精选:
Q:蒋介石性格孤僻多疑,那他又怎么能够成功呢?
A:他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权谋的政治家,极会运用权谋之术,尤其体现在和党内、地方军阀的竞争上。他用钱收买对方的手下,而且一买一个准。在他眼里,任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Q:如果蒋介石继续执掌大陆,那么现在的大陆会是什么样子的?
A:到台湾以后,其实蒋介石的政治领导风格并未改变。他在台湾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土地改革,但 大陆未必能行。所以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作为会不一样的。
Q:如何评价毛泽东和蒋介石?
A:我只谈一小点,就是他们晚年很不相同。蒋经国的平稳接班让蒋介石晚年心态平和。而毛泽东却 因未能解决好接班人问题,而过得很焦躁。如果有一个“小毛”,也许会没有1957年以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