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潘晓川教授访问生命学院
发布时间:2009.09.17

来源:生命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9月11日下午,芝加哥大学放射学系教授潘晓川博士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A302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现代CT原理与应用”的学术讲座。生命学院副院长曾绍群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丁明跃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生命学院谢庆国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潘晓川深入浅出地介绍了CT成像基本原理、CT发展历程及CT市场前景,重点强调了面向不同应用开发的CT成像系统及CT在心脏成像、牙科、美容、骨科、精细血管成像、反应堆监控、材料研究、考古和动物进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潘晓川向大家报告了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期在CT图像重建方法中取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即通过较少的数据量同样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图像,从而能够大大减少CT的辐射剂量。最后,潘晓川指出了CT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不同成像技术的融合,比如PET和CT成像的融合。潘晓川的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在现场提问环节,提问讨论十分踊跃。

  本次报告,是潘晓川教授应我校生命学院谢庆国教授的邀请于9月10日到9月12日访问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在访问期间,潘晓川还参观了学校PET中心和生命学院的PET仪器开发与多模医学成像实验室,就医学成像设备的开发、PET与CT探测器与图像重建方法的相互影响与引导等问题,潘晓川教授与谢庆国教授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PET中心,潘晓川还参观了临床PET、医用回旋加速器在华中PET中心的应用。在谢庆国教授的陪同下,潘晓川与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PET中心主任张永学教授和兰晓莉副教授就分子成像探针、仪器和应用的结合、CT与PET的集成等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交流。潘晓川对PET中心集PET成像探针研究、PET成像设备开发和PET成像应用于一体的独特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副院长曾绍群教授的陪同下,潘晓川教授与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耿建萍就生物医学工程的人才队伍建设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了关于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宝贵的意见。

  潘晓川博士是芝加哥大学放射学系、放射肿瘤学系、医学物理委员会、癌症研究中心教授,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AIMBE 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OSA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影像科学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潘晓川教授已发表了300多篇文章,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引用。出于对医学成像的贡献,潘晓川获得过多项奖励,包括2000年获得的IEEE NPSS早期成就奖(Early Achievement Award)。2007以核成像和非侵入性成像领域的卓越成就获选IEEE Fellow(Citation: “for contributions to nuclear and non-invasive imaging”)。他服务于10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任审稿人或编辑,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Physics及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CT等。担任(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委员。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