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在东九C103,伴随着同学们的掌声,新华社高级记者、《炎黄春秋》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杨继绳步入教室,开始了当天的讲座。继前一天揭密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口损失数之后,他针对新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展开探讨,认为三十年前中国用改革的手段加入了人类社会的主流体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还需要积极、主动、自觉地推进改革。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加入人类的主流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生产者和管理者都是一架机器上的零件和部件,没有自己的独立利益,没有自由活动的可能,直接生产者和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全民的智慧和才能受到压抑。”
说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状态时,杨教授从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入手进行剖析,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状态的首要表现。
从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来看,中国的改革目标就是从苏联那一套模式中走出来,加入人类的主流体制,即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这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一百年中实践的结晶。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类面对早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社会实践,它们分别是:法西斯主义、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自身的实践和改革以及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上民主、经济靠市场来调节的体制经过历次社会实践确立了下来。
市场激发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杨教授着重介绍了改革开放中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用一串数据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口从1978年的9.6亿增加到2007年的13.2亿,增加了3.6亿;GDP持续30年以9.8%的速度增长,使中国从一个人均国民总收入199美元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蜕变为人均突破2000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国家;排名由175位上升到129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约60倍,经济总量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四位。
经济上的改革,不仅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也实现了配置资源方式的转变:在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1958年,为了使钢铁的年产量达到到1070万吨,倾尽全国之力。当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向了市场之后,钢产量不声不响地从1978年的3178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8966万吨,他认为这组活生生的数字显示了限制国家权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巨大意义。
收入差距过大,改革要自觉、主动、积极
杨教授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的数据为0.45,实际上是0.5左右。据王小鲁博士《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的研究报告:如果把家庭收入高低分为五个组别,2005年城镇10%的最高收入家庭组和10%最低收入家庭组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是31倍,而全国10%最高收入家庭组和10%的最低收入家庭组之间人均收入差距在55倍左右。
除此之外,杨教授也提到了改革开放引发的三次争论高潮,而最近的一次正是在2007年兴起的。这第三次争论高潮,双方争论的内容不仅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国改革下一步如何走,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虽然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争论,但中国的改革可以更上一层楼。”杨教授依然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积极稳健,而不能消极等待,用各自可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努力推进民主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执政集团要坚持民主政治的方向,积极、主动、自觉地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