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终身教授施一公受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讲座 ,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
师生平等 学术以争论为贵
“在科学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句话在施一公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证明。有一次,系主任(同时又是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在一个生物物理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激动地向学生们演示。施一公当场敏锐地指出导师在一个演算上的三个错误。从此,导师对他刮目相看。毕业时,导师直言不讳得公开赞扬他说:“施一公是我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
施一公说,在科学上,有争论才会有发展。学术要以“争论”为贵,年轻人要有自己的声音,要出“风头”。中国大学生很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意识。“在普林斯顿大学,他无意中讲错了一道题,两三个美国学生和他争论,大家弄得面红耳赤。而在清华,他把同样的问题讲了一遍,可是清华的学生却全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施一公说,争论这种优良的学术文化,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构建。
怀揣梦想 科研需要坚持不懈
施一公教授清晰的记得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在给自己的临别赠言中写道:希望我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少年时的同窗。
他说,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自己心里。每个字是怎么写的,都记得非常清楚。这便是他的一个梦想,永远埋藏在心里的梦想。
施一公读本科时,对生命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让自己多条路。因此他强迫自己勤奋学习。1990年初,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施教授告诫在场的同学们:“迷茫中,也不要放弃,要坚持学习。不一定感兴趣才专注学习,兴趣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做学问需要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付出。“如果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至少每个星期要呆在实验室50个小时以上,其中不包括闲聊和查资料的时间。”十多年来,施教授都是这样。他说,如果这都做不到就不要搞科研,想从事科学的人,每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不要超过一次。
选择回国 只希望教书育人
施教授的突出成就吸引了多所世界顶尖高校,从2000年开始,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十多所高校开始“挖”他。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开出了十分优厚的的续聘条件,包括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并提供占据一个楼层的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然而, 2008年2月,施一公在个人科研事业的黄金时期,毅然辞职,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施一公说:“回国没有理由,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在美国留学期间,每当美国妖魔化中国的言论,施一公都一一写文章予以回击。 我们中国也要有领军人才,要彻底改变我们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的现状。神五飞天,整个美国的华人都很激动。 他说自己回国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讲座结束后,施教授还应学生之邀,为大家高歌一曲《恰似你的温柔》,很多同学都说,“没想到大科学家歌也唱得这么好听。”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