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院士将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
发布时间:2007.12.28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许路阳 浏览次数:

      

    12月28日,我校“科学精神与实践”协会的成员前去北京分别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王占国、吴良镛,邀请他们有机会做客我校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吴良镛院士表示,明年一定会做客我校的。由于杨乐和王占国院士最近工作繁忙,他们表示明年有机会也将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
 
    数学泰斗杨乐:明年有机会的话我会去 

    在办公室里,百忙之中的杨老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允诺明年有机会的话前去做客我校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

    在上世纪70年代,杨乐是和陈景润、张广厚齐名的数学家。杨乐教授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获得第二届华罗庚数学奖。在200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杨乐教授又获得了陈省身数学奖。 

    如今68岁高龄的杨老看上去笑容可掬,精神矍铄。在杨老的办公室里,小组成员刘娴婧、钟古献上鲜花,表达对杨老的崇敬之情。杨老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不时地责怪我们乱花钱。刘娴婧递上“科学精神与实践”的相关资料,并简单地介绍了讲座的一些信息,杨乐院士仔细地听着。由于刚做完牙齿的一个小手术,说话有些不太方便,他不时地点头赞许。杨老表示,学校的讲座办得不错,但由于近期工作繁忙,不能前去,明年有机会的话会做客我校的。 

    杨乐1939年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取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20世纪七十年代,与张广厚合作最先发现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并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具体联系。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物理学家王占国:你们的讲座办得真是不错 

    12月28日下午,另外一组成员则去拜访了中国科学院王占国院士。下午两点,“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北京实践行小组三名成员,来到王占国院士位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办公室。恰逢生日,王占国院士今天显得心情特别高兴,对我们一行表示热情的欢迎。他说自己与我校有很深的渊源,曾多次来过我校。“昨天,你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还来过我这里呢”,王占国院士笑着说。 

    对于我校“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活动以及此次北京行活动,王占国院士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许,他说“看了你们往期讲座的介绍,我觉得你们的讲座办得真是不错。有这些大师去你们学校做讲座,对校园文化、学生素质的提升肯定大有益处。”王占国院士还说:“有机会的话,我也一定去凑凑热闹。” 

    王占国,河南镇平人,半导体材料和材料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早期致力于半导体材料光电性质和硅太阳电池辐照效应研究,从1980年起,主要从事半导体深能级物理和光谱物理研究,国家973计划“信息功能材料相关基础问题”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先后当选“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等多个国际会议的顾问委员会委员。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明年我一定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 

    28日下午,另一组成员拜访了吴良镛院士。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办公室门口,前来拜访的的成员们恰好遇到了吴良镛院士,由于早有电话联系,吴院士热情地招呼同学们坐下。递上“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相关资料后和简单说明来意后,吴院士和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会去武汉,会去你们‘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吴良镛院士爽快地答应了同学们的邀请。听完同学们的介绍,该系的一位系主任表示,这样的讲座办得很好,规模很大,很有借鉴意义。 

    吴良镛出生于1922年,江苏省南京市人。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获美国匡溪艺院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从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年因菊儿胡同规划设计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和亚洲建筑学会金质奖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建筑与建设科学院外藉院士。2004年当选为法兰西建筑科学院外藉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随后的几天内,成员们还将拜访顾秉林、饶子和、周立伟等院士,以及茅于轼、樊纲等著名经济学家,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记者团 王浩 通讯员 张颖 北京报道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