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提出简政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到如今的抓大放小,产权改革。回响了30年的国企改革,是继续深化,还是另辟蹊径?”
3月26日晚,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高粱对我国企业改革进行了详细梳理。
80年代,国企独占鳌头
“上世纪70年代,我做了6年工人,那时一个月35块钱,6级工50块,厂长不过99块。”一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9千6百忆,07年这个数字达到24万亿。84年前,全民所有制经济70.4%,集体经济27.7%,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占我国经济的98%。
计划经济下,物资调配,产供销高度统一,国家能集中进行工业原始积累。但另一方面,价格扭曲,财务大锅饭现象突出。没有奖罚,工人纯粹是靠革命觉悟完成工作,人民普遍收入低。
“计划经济的弊端在于,把有限的全民财产集中,统一调配。一旦工业体系扩大,这些有限的财产难以继续承受。” 80年代以前,对国家权力过度集中的认识还很模糊,从1988开始,尊重价值规律,改革经济提高企业自主权的口号盛行起来。“国家企业的电力部门,化工部门,生产部门,下放到地方形成独立部门。这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主要手段。”高粱说。
随着股份制的实行和第一家国企宣布破产,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但让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来个180度大转弯是不现实的,企业负盈不负亏,短期投资行为浮出水面。企业留利逐年提高,我国财政蒙受损失。
90年代至今,三分天下局面形成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效率优先,鼓励先富取代了原来的大锅饭制度。
1993年,国有企业开始大面积亏损—负债—破产。至1997年1.7万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39%。继而导致工人大量下岗。
“1996-2000,破产的国企有5300户,那么破产的国企到哪去了呢?庞大的企业谁又买的起?很多只有靠财力雄厚的外资企业收购。”
“当时还有种‘冰棒论’,说国企是夏天的冰棒,与其让它化了,不如赶紧吃掉。这种情况下衍生出了MBO,即管理层收购。不少厂长走马观花的上任,在任期猛捞钱,等到厂子不行了,再花钱买下来,国企就这样变成私企了。”
2006年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数据分析:私营企业中有20.3%(94万户)改制而来。其中20%领导层购买。
1998年到2005年,国企、私企、外企三分天下局面逐渐形成。这个阵痛的过程中,国企下岗人员至少4200万人,大约75%获得在就业。
未来,坚持改革不动摇
90年代国有企业效益滑坡的原因,首先是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2年开始民营经济大发展,外商对华投资猛然增速,大量强势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压缩了国内市场的空间,且外资企业享受种种税收优惠和非税收优惠,国有企业在长期处于受歧视地位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国家财政支柱。
“改革进程中,国企是万恶之源?应该退出竞争领域?这些说法片面了。难道钢铁、电信、铁路、军工这些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交给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
“不能理想化国企,但更不能一棒子把它打死,它的职能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不是单向的私有化。”高教授说话掷地有声。
(记者团 蔡梦石 韩畅 陈潇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