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7点,国家光电实验室A301,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杨振寰应邀为我校学子讲课。杨振寰是美籍华人,致力于光学领域研究四十余年,颇具建树。
“我是生在中国闽南,从小到菲律宾,所以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是我尽量以中文为主英文配合来讲课好不好?”杨振寰的开场白就博得全场掌声。他还说,他在美国教书五十多年,去过美国很多著名的大学访问,所以对大学教育比较了解。所获得的经验,希望和大家探讨一下。杨振寰还特别强调,“今天的讲座完全是个人意见,而不是评论。”
成功的三个原因
美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杨振寰认为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cademic freedon(学术自由)。在美国,大学会鼓励青年教师去夺标,获得研究资金,学校的领导机关,有资历的老教授是不会干涉的。杨振寰说:“你不自己拿研究资金,就没有研究的自由。”
其次,学校对教师的评估,也主要看他的研究能力(Research faculty)。现在科技发展很快,课程更新也很快,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也要跟着学习。否则5年或6年之后,就得换工作。杨振寰笑着说,“所以想要成为美国的终身教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吃‘大锅饭’,那非常不容易了。”
此外,重点大学会吸收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来自己学校,也就是北大提倡的“兼容并包”思想。还有,研究方向也非常重要,而不是强调研究课题的数量。中国人往往会认为拿三个学位的人,要比只有一个学位的好。但实际不一样,得看你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出彩,通常是一个人研究能力的体现。
“中国的大学要办成世界一流,这些东西是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的。”
学习好,还要人品好
在美国,评判学生成绩的好坏,会用ABC……而在大陆或台湾,则会用100分来衡量。“中国的这种划分too fine(太细)。”杨振寰说,“分数再高,如果做事不勇敢,怕冒险,不论是在学校或以后做领导,都是不受欢迎的。”杨振寰坦言,他招收研究生,成绩好不是关键,还要考察招收对象的个人品质。因为一个博士生的毕业,往往是他研究生涯的刚刚开始。所以导师教授的只是研究方法。
杨振寰认为,人的聪明是有创造性与破坏性之别的。所谓创造性聪明是要在:度量大、有同情心、集体荣誉感……这些优秀品质的前提下,破坏性聪明则正好相反。所以整体协作非常重要。“单个的中国人往往比单个的日本人要聪明。那三个中国人呢,是否会比三个日本人聪明?”杨振寰分析说,“整体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这正如他在讲座前说的一句话,“我虽然是美国国籍,但我是中国人,你们的崛起是我的骄傲!”
用一个小故事结尾
杨振寰在谈到研究的目的时,说,“研究要实用,而不是应用。100个研究有1个能用于实际就不错了。这样,人们就会问,‘既然研究多是不实用的,那要研究干什么?’其实不然,很多研究课题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能现在受材料、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可是以后,等条件成熟了,这些想法就会尽可能快的转化为现实。”杨振寰觉得,这可能是为什么美国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吧!
杨振寰最后用一个小故事结尾。他说他每次带研究生的时候,都会先讲这个小故事: “我以前委托别人帮我译书,那个人译的很仔细,我后面就要付钱给他,他不肯要,只希望我以后这样对待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杨振寰希望,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更多一点帮助。
(记者团 刘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