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愤青教授郑强: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06.11.21

来源:记者团 编辑:张春雷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袁会 胡明 刘煜 摄影报道)“中国教育该以何种形式、向何种方向发展?”11月20日晚,浙江大学“愤青”教授郑强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上,就自己对教育本质与爱国精神的理解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教育是把双刃剑”

    “教育是把双刃剑,好的教育,让人走向睿智;反之,让人愚昧,而且愚昧得不可教谕。”提到中国教育,郑教授感慨万千,“我们现在已然把教育给异化了,教育对我们来说,已完全成为一种出人头地、改变生活现状的手段!”
 
    “中国人获不了诺贝尔奖,根本不是硬件不行,中国教育者在孩子们走入大学之前,中小学就已经搞定了他们,搞定了他们获不了诺贝尔奖!”郑教授提出,中国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近乎掠夺式地挖掘孩子的智力,这具体表现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和中学教育大学化。他指出,超前的教育对孩子智力的提升只是暂时的,它冲淡了孩子们对未知事物的渴求与探索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必然会对此类事物产生厌倦与排斥心理,这大大挫伤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漫长的过程,它好比制瓷器,”郑教授担忧地说,“本来我们只把沙、土弄来搅一搅就可以了,但老师和家长们却试图在幼儿园阶段就把它捏好、上釉甚至烧制成型,这样弄成的瓷器,还有何质量可谈?!”

    郑教授还指出,中国教育的另一个误区是死板超量地灌输知识。中国学生在大学前就被迫接受了过多的知识,过早的“成熟与懂事”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也极大地摧残了孩子们到大学后的发展潜力。郑教授同时告诫学生们:“能够考入重点大学,只能代表你们高考成绩的领先,这一步领先并不意味着你么未来会步步领先,更不意味着你们将永远领。,你们高考成绩越好,说明你们受到应试教育的毒害越深,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你将来成功的机率会小于其他人,因此,你们必须愈加努力!”

   “整个读书受教育的根本应是学会怎么做人与怎么做事,素质教育应是教育的精神,是做人的本质与原则。”他语重心长地说。


                   “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决不能幻想他人恩赐的”

    郑教授言语中流露着一种深切的民族责任感,“为祖国服务,应成为受教育者求学的最大动力。我越来越考虑到,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教,你们学生也不能糊里糊涂的学啊!”

    郑教授十分关注对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培养,针对许多学生“以洋为大、挟洋自大、凝洋不化”的思想,他说,一个缺乏自信心的民族,是一个主体意识不健全的民族,是一个把自身命运托付于他人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我们应重塑民族自信心,铭记祖国的养育之恩,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发展壮大,切不可一味地崇洋媚外。

    对于现阶段的英语热,他建议同学们以冷静的态度去对待。“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为什么那么有激情地去天天学英语呢?!”他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我们应培养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大力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决不能幻想他人恩赐的!”

    结合自己的经历,他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化的思考:“能不能实现国际化,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讲好外语,能不能出国,我们要关注的,是我们能不能在国际上受到别国的尊重,这取决于我们的民族特性与骨气,取决于我们自身的专业本领。”


                          近悦远来,别样“愤青”

    作为“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郑教授提到,“大学教授最大的任务应是在大学中起到对学生精神的引领作用。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越是一流大学的老师,就越全身心致力于学术研究、越不关心自己的学生,这是不可取的。作为大学教授,我们不仅要有关心学生的心,还要具备关心同学的本领。”

    在人们的评价中,郑教授一直是一位“愤青”教授,他的“愤青”,不只体现在他对中国教育的研究与反省上,也同时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三年前,细心的他在查知杭州电信局利用专业软件乱收费的现象后,他毫不犹豫的予以揭发,并将此事曝光于媒体,这被评为中国20年来最成功的百姓维权活动,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愤青教授”的称号,郑强教授认为它是对于自己激情的一种肯定,“我是中国老百姓培养的教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传递好的理念,去呼吁,去影响,去改变。用一种长远眼光去弘扬一件事情有时比一个具体的做法更重要。”他说,我们的国家现在需要这样一种激情。

    讲座接近尾声时,细心的郑教授掏出手机,拨通了自己妻子的电话,与她共同分享了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浙大第一男高音歌唱家”郑强教授还为在场的同学们倾情演唱了《东方的太阳东方的月亮》与《把一切献给党》两首歌曲,“啊太阳,啊月亮,东方有我们共同的希望……”讲座在高亢动人的歌声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以下是记者团和郑强教授的对话:

    记者团: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的经历?有没有什么人生的转折点?

    
郑强:我是离开十三年后回到浙江大学的,回去后让我的留校的那些同学刮目相看。为什么呢?因为我受到了中国女性的摧残,大学期间我没有谈恋爱,就发奋了。(笑)我为什么可以有现在,是因为我做到了别人不能长期坚持的东西,是积累成材。从讲师到正教授,我用了两年,走过了别人五年的路。为什么这样?是因为积累,是因为我是一个做事情极其认真的人。

    
有什么转折?没有转折,转折就是我受到了磨练。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四川山沟里一干就是三年,如果有什么是值得怀念的,应该是我所受的磨练。

    
记者团:您在6年中连续三届以最高票数当选“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您认为自己有哪些魅力吸引了如此多的学生?

    
郑强:浙江大学喜欢我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一个受尊敬的教授,首先要有丰富的学识,我的生活是很丰富的,音乐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我对同学们很关心,经常会去挽救“犯错误”的学生,因为在我看来,孩子们是没有过错的。我被浙江大学授予“校园十大卫士”称号,其他九个都是保卫处的。(笑)为什么呢?因为我爱校。

   
  记者团:您曾说过,自己是78级的大学生,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自己的“野性”,我们很好奇,您所说的“野性”指什么?

    
郑强:野性就是大胆。教育到底是把人保持他本真的纯洁、天真?还是把人教育成了小老头?为什么让大家看《长征》?长征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创造力。

    
教育是双刃剑,我们的教育是提高了人的创造力呢,还是把人搞傻了?可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就会把人搞傻。为什么我们的少年足球队还可以跟人家打打,为什么最近连约旦都打不过?不是中国人缺钙啊,是缺少创造力,教育把人的野性和纯真都搞没了。

    
记者团:我们理解双刃剑时肯定是说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听了很多您关于教育的弊端的批判,我们国家的教育除了硬件外还有什么是值得肯定的吗?

    
郑强:当然,我们国家好的方面很多,大家注意,我们对不好的一面的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我们好的一面。

   
  记者团:您一直都强调素质教育,您认为什么是素质呢?您又是怎样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的呢?

    
郑强:素能不是体现为技能,是体现为做人的理念和本质。我并不认为你让小孩学会了计算机、钢琴就是有素质,关在监狱里的罪犯也会计算机!所以说,技能不等于素养!偷东西也是技能!一个孩子有没有素养,是看他整体的框架、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爱心,这是素质里很重要的因素。

    
记者团:您曾经呼吁取消四六级英语考试,但现在我们的同学们还在焦头烂额准备12月份的考试,您认为自己的努力能取得效果吗?或者说您期待自己的努力起到怎么样的效果?

     郑强:教育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马上见不了效果。但我们必须马上做,否则会影响到你们的儿子、孙子。有人说,郑强你提点具体措施啊!当然,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可以做,但如果提出理念就没有价值吗?知识分子是干什么的?是引领精神和文化的。我不遗憾,我要呼吁,当我们都有共同的理念时,中国会越来越好。今年我们浙江大学的博士生英语考试就做了很大调整,这就是一种逐渐的进步。

   
  记者团:您是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定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是让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郑强:我教育儿子,从小要去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适应你。我也告诉他们,你的父亲不会给你钱送你出国。但我也告诉他们,考不上北大,考不上浙大,爸爸也不怪你们。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吃苦,适应社会。

    
人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不是看他们学历的高低。我就告诉自己的儿子,你只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努力的人,哪怕你买不起车,去开出租车,爸爸也说你是我的好儿子!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