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忠弼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述青年成才之道
发布时间:2006.06.23

来源:记者团 编辑:李劲峰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记者团 张春雷 文欣玫 报道) 6月22日,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星级大十字勋章(德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与裘法祖院士齐享 “ 同济双璧 ” 称号的我校同济医学院武忠弼教授登上“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就“青年学子如何自学成才”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当前情况 不容乐观的人才现状

    武忠弼首先对比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海德堡大学培养过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柏林大学,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学习、生活过。由此,武忠弼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在我国,老一代人才正在一天天老去,因此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很多,但各类人才仍然十分紧缺。 

    正是考虑到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党中央适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更好发挥其作用。但是对于高校来说,连年的扩招,人均所享有的教学资源已经大为减少;加之众口难调,大家“饭量”又不同,统一编著的教材不仅不可能合每一个学生的口味,也不可能“喂饱”每个人。在大学自由的环境下,学校再不可能对学生“包办”。因此,自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为大学生,应该懂得自学的重要性,学会恰当而充分地填充自由空间。

中德对比 人才素质需全面提升

    作为中德医学界“交流大使”,武忠弼曾往返德国五六十次,对比中德两国人的综合素质,武忠弼感慨良深。他说,现在的国人冷漠、彼此间缺乏热情和信任感,缺乏爱国意识。甚至有很多人路过广场,遇到升国旗也没有注目敬礼的意识。现代教育需要培养的不是仅会工作的“机器人”,也不是养尊处优、空余时间不去运动而只会泡在电脑前打游戏的大少爷,而是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由于主管教务工作的“惯性”,现在武忠弼对了解学校教学状况依然“情有独钟”,时常“偷窥”课堂教学情况。他说,课堂教学现状使人担忧:教材单薄;学生仅仅立足考试,没有向课本外拓展的意识;对医科生至关重要的拉丁文也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了,不仅同学们很少接触,中青年教师也“不识拉丁真面目”;这些情况都使学生的课堂容量变得很小。

倡议学生 博览群书注重研究

    一直关注中德高校间交流的武忠弼在谈及德国的教学情况以及中国留学生在德的学习生活时感触颇深。他说,中国学生在国外以刻苦著称,他们不会像德国学生一样常在课后就去唱歌、喝酒,而是用来学习。但是很多时候刻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在德的留学生两年后依然不能适应那里的学习。按照国内惯性,中国学生仅把教材作为主要阵地,而德国学生却更喜欢在图书馆翻资料、在实验室动手做研究。

    他说,只背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考试全优,而是要博览群书,尤其要重视查阅最新出版的杂志和文献。运用好图书馆,运用好实验室,早一天开始研究工作。而这些工作不可能依靠填鸭式教学,填鸭填不出人才,人才发展靠自己。学生应该早进入实验室、进入研究工作、独立的操作、不依赖别人的意识,学会自学成才。

    对于自学,他建议大家要了解自己的专业认知,首先埋头在图书馆读100篇相关论文,然后对自己的课题制定缜密的计划;施行计划时所有操作必须自己动手;至少学好一门外语,熟知自己的专业词汇。这样的自主意识才会对自己成才有积极意义。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