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何凌云 朱俊刚 报道)日前,微软高校行系列活动走进我校,为我校学子带来了一场IT界新技术的风暴。在一系列的讲座现场,记者见到了温文尔雅的青年学者——张高。张高,我校1989级本科生, 1996获取我校计算机系硕士学位,1999年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系统用户界面,后任高校关系技术经理,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部经理。
把握大学 打好基础
1989到1996的七年间,张高博士在在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谈起大学生活,他颇有感触,微笑坦言华工严谨的学风给了他较为深刻的影响。
“在本科努力刻苦的学习应该来说对我日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回忆,“我在大学时就意识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各科的东西我都会接触一些,这样就做到了全面。在现在的工作中,我才发现,许多非专业知识对我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当时张高博士的专业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大学几年,他的加权在年级排第三。
“除了加强学习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也是特别有作用的。”出乎大家的意料,张高博士在研究生期间并没有一心投入学习。在这一时期,他在研究生学生会竞选中讲获胜,并当选为研究生会的副主席。“我相信这对我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我现在的很多工作能力都是在那时培养起来的。”在任职期间,他经常会组织一些小型讨论会,涉足各方面的东西。“这不仅提高了我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且通过学术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方向,获得一些创意。有些东西一个人是想不出来的。”
“研究生时期有广泛的涉猎培养了治学的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重要的是尽可能的把专业学好,在技术上、成绩上有一个积累,有一面特长也很重要。”这就是他的经验之谈。
厚积薄发 把握机遇
1996至1999年,张高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其主攻方向为多通道用户界面。在他将近毕业时,恰逢上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正因为把握住了这个机遇,我进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
“当时正逢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李开复来到中科院宣讲。当天的演讲我并没去。”从导师处得知这一消息,他决定去“试一试”,于是给李开复发了一封邮件,他很快便得到了回复,也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在接着的面试中,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功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能够顺利通过微软亚洲研究院严格的考试,显然与平时的积淀是分不开的。他寄语广大学子,“自己要有准备,踏踏实实地做好事才能走出去。”
自我定位 挑战成功
“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以正确的定位,这样才有利于自己长远的发展。”谈及自我定位,张高博士深有感触。从起初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技术研究,到现在从事微软高校关系部的工作。张高经历了由科研工作者到管理工作的转型。
由于在大学期间社会活动的锻炼,张高培养了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在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一段时间后,他恰逢微软高校关系部门成立。在很慎重的分析自己的性格,并反复权衡之后,他觉得自己“更希望更人打交道,这样对新技术的了解会更宽更广”,于是,他也做出了一个重大选择,由一名技术工作者转型为管理人员。
“通过后来的一些经历,我认为自己所作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我也在管理上有了很好的发展。”他告诉记者。“其实对于择业,刚开始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延续”,他提出自己的观点。“但3到5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重定自己的职业。”
高校关系经理的职能就是让大家了解微软,帮助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更新的技术。在这条自己选的路上,他将继续通过自我发展帮助高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