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桃李天下:叶声华院士登上我校讲坛
发布时间:2006.03.22

来源:记者团 编辑:杨玉璨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张春雷 周晓荷 王家奎 报道) 3月16日晚,在老同学杨叔子院士的陪同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导师叶声华教授走上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讲述了他50年来的科研经历及自己的处事原则。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杨叔子院士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后,叶院士开始了他丰富的人生回眸:他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虽然小时家境贫寒,但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教导他们兄弟姐妹四人从小好好读书,叶院士的刻苦勤奋的品格始于斯时。战乱中,哥哥不幸身亡,面对悲痛欲绝的母亲,很早就懂事的叶声华一边安慰母亲,一边暗暗立誓,要做出一番业绩。     
   
    艰辛的童年给了他不屈的精神品格,跌宕起伏的阅历让他更珍惜读书的机会。高中毕业后他考取华中工学院,在校期间,他一直担任班干部,品学兼优。1962年考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工作后的叶声华以他坚毅和敬业感动并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们,赢得了同事和学生的敬重。1986年因眼睛视网膜脱落手术住院,但手术刚结束,不顾医生和家庭反对以及失明的危险,他提前出院重新投入工作。医生和同事感动了,称他为“科研工作上不要命”。就是带着这种为科学献身的拼命精神,叶声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勇攀科学高峰,硕果累累。

创新团结 铸就事业辉煌

    科研需要“拼命精神”,同时,叶院士更认为,搞科研,创新和团结协作至关重要。

   “创新文化孕育着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着创新文化。”

    这,他和杨叔子院士一起阐释了自己对创新的理解:中国文化历代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文化,强调各个领域推陈出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深知创新和团结的重要性,所以对己对人,他都注意培养这两种精神。有一次,一个单位和他们的团队联系,提出一个测量方案请他们攻关,要求在30秒之内对部件进行三维扫描。他带领团队协同合作、集体攻关,最终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不仅整个扫描过程仅用了3秒,而且其精确程度较要求大大提高。这项 “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的现场标定装置及测量方法” 还荣获了“中国专利优秀奖”,一时好评如潮。 
    
    他和杨叔子院士鼓励同学们培养以下四种精神: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科学精神;一往无前,敢攀高峰的创造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

呕心沥血 培育桃李芬芳

    和众多雇佣学生打工,自己做老板的导师不同,作为多产高校科技大老板的他竟然把自己跑来的课题都给了年轻人,让他的弟子们过起了当老板的瘾,自己则退居幕后,全力支持这青年人。这倒使我们认识了叶声华教授的另一侧面——除科研之外的一种沉甸甸的师爱。 
    
    叶院士十分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刻苦努力的学生。“报考我研究生的同学很多,其中有一个同学分数也并非最高,但当我知道他大年三十还在教室里看书的时候,我就决定,要他!”他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注重因材施教,他指导的学生很多现在已经在国家重要科研部门工作,有的还身担重职。他和学生们关系十分融洽,他还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每年过节都会自己请大家吃饭,几十个人济济一堂,一家人一样温暖。

    作为精密测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叶声华教授近年来花了上百万元购买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为每个青年教师配置最先进的计算机,使得青年教师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其次,他极力推荐年轻人挑大梁。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让年轻人上!” 
   
    “我们迟早是要退休的,早点让年轻人挑大梁,尽快创造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是我们做导师的责任,也符合历史规律。”这正是叶声华教授的心声。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