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东:穿史海近观晚清史事,拨岁月探因清朝覆亡
发布时间:2018.05.29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记者团 吴婕 见习编辑 马盈婕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张东琪)5月24日晚7时,华中科技大学第2246期人文讲座于东九楼C103如期开讲,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郭卫东走上讲台,为满场闻名而至的华中大学子带来清代官员腐败与清王朝覆灭历史的讲解。



  起于武汉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持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人们常认为这场革命为孙中山领导,在清政府无法招架而民众无法忍受压迫的状态下取得成功。但学界却存在对这两个观点的质疑。


  纵观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可谓屡败屡战,屡战屡败,重要原因是武装革命的不专业。1911年4月黄兴率同盟会精锐欲一战成功发动黄花岗起义,然其计划极不缜密,起义者战斗力弱,终遭重创,孙、黄心灰意冷,判断革命短期难以成功,郭卫东认为当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正值孙中山政党革命的低潮期。鄂、苏、滇诸省宣布独立并邀孙中山回国主持革命,然孙中山却未回国,而是赴欧谋取列强支持新政府,但并未成功。至其归国,南北议和局面已成、战事已毕,政局由期待孙中山转为推举袁世凯。革命局势紧张时,孙中山并无建功,因此郭卫东认为很难说中山领导了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变数量远低于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时代,民众很少被发动,所以辛亥革命更应该是一场中上层社会的革命,与民众联系很少。那什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



  首先是晚清官员的严重腐败,其时官员俸禄非常丰厚,可达平民收入的数十倍,但晚清官员生活糜烂奢侈,卜昼卜夜,收入的大部分都被用于吃喝娱乐和购置佣仆,官场风气普遍如此,待山雨欲来,树倒猢狲散。


  其次是武装力量的瓦解,在对外和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武装因其先进、强大战斗力取代国家正规军,郭卫东表示,自此,装备先进的军队脱离国家,军队高层的贵族化激化了新军思想的革命。至辛亥革命,北洋新军为袁世凯所掌握,而南方新军被革命党争取,清政府再无力平定。


  再次是士绅支柱的丧失。新军和工业的壮大导致原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士绅从军从商,削弱了士绅的力量,郭卫东指出1905年清廷废科举,欲以咨议局重构政府与基层联系,而老士绅组成咨议局分化政府权力,同时入局资格限制年轻文人,使其倒向革命,加速清政府覆亡。


  第四是满汉矛盾的激化。晚清社会改革促进了满汉民族平等融合,但造成满族内部不满,而在政治上满族愈加压制汉族官员,汉人参政要求未得满足使革命党反满统治的纲领得到响应,两者结合摧毁了满清政权统治基础。



记者团 程雨田 摄


  讲座的最后,郭卫东总结道,清朝覆亡是多原因的结果,其中内因很关键,希望我们汲取历史经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