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民族意识浴血终觉醒 中华大地多难始振兴
发布时间:2018.06.08

来源:记者团 编辑:记者团 吴婕 见习编辑 马盈婕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张东琪)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6月7日晚七时,第2251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如期开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帆登上讲台,和大家交流清末民初的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


  当代国人眼中,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具有历史形成、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和稳定性的客观特征,而质疑前者的学者则认为主观方面构成民族的要素是民族意识——一个民族对自身的存在、地位、利益、价值和文化传统的自觉。李帆认为这一点在华夏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华夏族自认高于夷族之因便是文化先进的优越感。近代中国人遭遇来自西方强大的“夷”的威迫,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为救亡图存而最终实现。


  其实民族一词古已有之,然今之概念则多为西学东渐产物,近代中国民族认同便基于此概念。西方民族观念风行和主义兴起亦为近代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形成并聚力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风雨飘摇的晚清如获至宝,思想家积极引进民族主义以求救亡,将伯伦知理关于土地、血统、风俗、语言、生活、宗教和精神构成民族的理论引入中国,明确了区分民族的基本原理。


  而时至辛亥革命民族认同则极为复杂,中华民族观念自产生至被广泛认可历经坎坷。魏晋时以中华为天文单位对应中国大地,后延申指代人民。至19世纪,中华与进入中国的民族观念相结合,诞生中华民族之观念。甲午战败使文人的民族意识觉醒,满清政府的民族分隔政策却一度阻滞民族观念传播,李帆指出梁启超最早于中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并经历了从单一民族观点向多民族观点发展的过程,此间爱国满人和立宪运动推行满汉平等一同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认可。


  20世纪初,梁启超等立宪派的中华民族观念突破汉民族界限主张建立轻地域血缘重文化现实的民族国家,但汪精卫等革命党人针锋相对坚持小民族主义意图排满建国,欲借力小民族主义发动民众实现革命建立共和的政治理想。双方就大小民族主义理念并未达成共识,各行其是。


  各方对中华民族概念形成认同共识基本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与发展时期。李帆表示革命领袖孙中山功不可没。孙中山民族观初极具排满情绪,然其观念区别满族统治者与满族人民,推翻满清政府执政后,孙中山建立“五族共和”的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


  在讲座的最后,李帆总结道,中华民族的观念在制度保障和抗日战争等苦难的洗礼下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中华民族要紧紧团结在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