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崔悦)11月9日,第2270期讲座于东九教学楼D103教室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带来“何为儒学?——儒学的内核及其多种向度”的讲述。
杨国荣以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浪潮为切入点,用明确清晰的问题意识对当下“儒学再度成为显学”这一社会-学术现象进行了思考,并由此引出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儒学?
理解儒学,需要回到儒学自身的历史语境。从其原初形态看,儒学的内涵首先体现于“仁”和“礼”。“仁”主要关乎普遍的价值原则,“礼”更多地表现为现实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社会体制,仁与礼共同构成了儒学的核心观念。二者的交融体现了儒学的本来形态,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墨、法、佛等学术形态之所在。
作为儒学的核心,“仁”和“礼”的统一既体现于儒家自身的整个思想系统,又展现于人的存在的各个领域。杨国荣从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讲述——精神世界、社会领域以及天人关系。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谈到精神世界时,杨教授引用了《孟子·尽心上》中的话:“这里的‘天’可以视为超验意义上的存在,包含着某种终极关切的意味,体现了‘仁’和‘礼’的统一在精神世界中具体展现的三个维度——宗教性的维度、伦理的维度,以及具有综合意义的精神境界。
在社会领域层面,儒家从“仁”的观念出发,把成就德性、完善人格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应,“礼”的关切点也更多地指向人的具体行为过程,包括人在不同的情景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如何依“礼”而行。二者关心的都是道德实践主体本身如何生成或成就什么样的道德主体。
在天人关系的层面,“仁”和“礼”表现为强调人为天地之心。“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仁”作为儒学的核心,制约着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并由此赋予天以价值意义。与“仁”在天人之辨中的体现相联系的,是从“礼”出发规定天和人的关系。“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之序与社会秩序通过“礼”而相互沟通。仁与礼的统一以“和”为特点,凸显了天道与人道的关联,而以人道的引申为特点。
“仁”和“礼”的统一作为儒家的核心观念同时渗入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并体现于精神世界、社会领域、天人之际等人的存在之维。“现在人们常说的心性儒学、政治儒学、制度儒学、生活儒学等,都仅仅抓住了儒学的某一方面或儒学在某一领域的体现,以儒学的某一个方面作为儒学的全部内容,往往很难避免儒学的片面化,”杨国荣强调:“儒学在具体演化过程中的侧重与本来意义上的儒学不应简单加以等同,不能因为儒学在历史中曾出现不同侧重或趋向而把某种侧重当作儒学的全部内容或本然形态。”
讲座最后,杨国荣样总结了自己对于儒学理解的认识:有“仁”和“礼”的内核而无多方面展开的儒学是空的或抽象的,有多重方面而无内核的儒学,则缺乏内在灵魂或主导观念。要而言之,对儒学的理解,需要回到儒学自身的真实形态,从“仁”和“礼”出发。
在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杨国荣回答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以及“法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等问题,讲座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