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爽
11月10日,人文学院“国学新知”讲座第11期举行,主题为“宋史研究漫谈——对话•材料•议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前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邓小南教授主讲。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罗家祥老师主持活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社科院及我校等单位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参加讨论。
讲座伊始,邓小南提到,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和他所面对的历史事实之间永不休止的对话。当前国际学术界非常强调学科之间、学者之间的对话,学术交流大平台已经形成。
2014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采用“对话模式”举办“Middle Period China Conference”主题会议,反响热烈;在日本,研读与合宿是多年来人们为了追求集体学习、讨论而保留下来的传统;台湾自2014年前后推行“青年学人论文精进计划”,论文在讨论的背景下获得反复推敲和修改。除了以上学术会议和集中讨论的对话模式,师生之间也存在一种对话模式。邓小南向大家展示了其父亲邓广铭在关于胡适开设的《传记文学写作》这门课程的一篇习作。胡适在批注中给予邓广铭多方面的指导。因此,邓小南认为,对话是多途径的,阅读的过程也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学习学术“对话”,坚持“问题”意识,有助于了解学术脉络、学术环境、自知长短,从而探求学术竞争中的“出路”。
关于历史研究的材料,邓小南讲到,电子资源的普及及获取渠道的日益简便为历史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习惯于借助数据索引而停留在表面的表浅式阅读,反而不利于学习的积累与提升。她还提到伊川先生的观点:学者先要有疑,不仅要能提出疑问,并且要能提出正确方向的问题,才可以选取适当的材料为己所用。
在历史研究议题方面,邓小南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其一,议题的选择可以是回应海内外重大关切。目前有很多人关注某一重大问题,例如“什么是中国”,这样的选题一般较为宏大,做起来可能难以驾驭。其二,议题受框架、假说的影响。这些概念主题鲜明、易于把握,能够吸引较多的青年学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框架概念不可避免会有疏漏之处,需谨慎对待。其三,议题来自材料阅读比较。从文献阅读、史料细节之处入手得出结论较为严谨扎实。其四,议题来自问题与追索。台北中研院柳立言先生运用“五鬼搬运”(what\where\why\who\when)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强调史有定法,这一方法是历史研究所要时时面对的。其五,议题来自史料批判。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史料的理解不同,没有哪一种理解是绝对正确的。近些年来,随着书写、解构、知识考古等思路的出现,历史研究者对于材料的层层包裹有了更多的警惕之心,带着这份警觉进行议题的选择也是可以进行尝试的。
邓小南寄语青年学者和学生,大家都有自己的学术道路,学术道路是要靠自己摸索的。她强调“要走向活的制度史”。所谓“活”,绝非浮泛飘忽,只有肯下“死”功夫,把根基扎在泥土中,才能“活”得了。“活”是产生于沃土的生命力。新议题、新视角可能导致动态鲜活,传统议题也可能贡献出通贯深入的新颖见解。新材料的牵动,能使研究“预流”;深读“坊间通行本”,也可能发人所未发。也就是说,盈覆载之间无非是道,而进退之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