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俊:哲学能改变世界吗?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美茹)11月21日晚,第2374期人文讲座在线上如期举行,中山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天俊向师生们作了题为“哲学能改变世界吗?”的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马天俊以马克思的名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引入,指出这一论述看起来断言了一切哲学之无用,本身却又像预言了某种更有力量的哲学。


在对“哲学能改变世界吗?”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马天俊首先说明了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马天俊指出世界观是与做事紧密相连的,不是单独存在于人们的生命之外的,而是恰好在生活中生成的、并且能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它的要点在于它和生活、活动本身是不可分离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哲学是主要以言语活动为存在形式的一种文明,是从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中慢慢提纯、萃取出的一种学说。哲学必须是一套自觉的言语,与“事”之间的关系比较远,这是哲学与世界观的一个基本区别。


马天俊列举了一些典型实例说明世界观的特点:一是实际的做事,未必有言;二是实际做事且有言,言是做事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素;三是言成为做事的重要部分或关键因素;四是咒(巫、神)以成事;五是言脱于实际的做事而自由存在:比如诗、哲学、以及戏剧;六是言成为做事的对立面,可以用来“指”事,乃至自“指”。


马天俊认为,不同于世界观的“言在事中”,哲学是一种“事外之言”。哲学作为特殊的符号活动,脱事言理,是世界观的抽象和萃取。既然脱事言理,那么无论具有何种批判性或建设性,哲学本身并不实际地做事,也就不实际地改变世界。要实际地做事,实际地改变世界,就要扬弃哲学,形成“新世界观”。新世界观是后哲学,它重新与实际做事一体化。但这不是简单地退回到世界观,而是以哲学为辩证的中介。没有发达的哲学,就没有饱满的新世界观,未经哲学锤炼的世界观是缺乏教养的,终不免含混和粗野。


在讲座的最后,马天俊阐述了自己的总体看法,即文明是一个陡坡,人们不能完全超脱无言的世界而走向文明。哲学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它,因此要形成一个新的世界观,而这样的新世界观既不能简单回退到一般的世界观,更不能退回到原始的无言中去。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