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历史记忆与地方感建构:以声音景观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6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怀宇)4月13日晚,第2390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张晓虹以声音景观研究为例,就历史记忆与地方感建构中声音景观的作用与意义,向同学们作了讲解。


  讲座开始,张晓虹以地方感知与人本主义地理学作为切入点,讲解了地方的含义。她指出地方是地理学所有分支学科研究的对象,在不同实用过程中有不同的理解。接着她就地方的三个面向:区位、场所和地方感作了解释。她特别强调了地方感,即人类对地方有主观和情感上的依附,这是地方的意义。接着,她介绍了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关于地方的观点。段义孚认为地方是由经验建构的意义的中心,地方不仅通过眼睛和思想感知,同时也通过客观化的经验间接地感知。张晓虹通过讲解人与地理的复杂关系,讲述了人对地理的情感依附。最后她总结道,人文地理学的目标就是将寻常事物后面的暗中关系、隐藏含义,以新鲜有力的语言揭示出来。


  张晓虹就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五种内容和特征,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文化地理研究进行比较,强调了空间与地方的关系。空间内涵着各种社会力量,更多带有抽象的表征意义,具有隐喻性。空间透过身份认同或情感印记,在地方建构上得到升华。


  在讲解声音景观与地方感知方式时,张晓虹指出声音是感知地方的重要方式。她从陕北民歌切入,解释陕北的声音景观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关系。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陕北民歌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她通过对《东方红》的详细介绍,讲解了该时期的陕北民歌逐渐摆脱了旧有民歌在语言表达上的质直与素朴,不断适应新的革命形势带来的语言环境的变化,逐渐由个体性和地方性的叙事转为大众性和普适性的表达。


  张晓虹在总结历史记忆与地方感建构时指出,由于近代政治与陕北民歌的地方扩散,地方感的声音景观与陕北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在改革开放后,陕北民歌逐渐剥离了它与红色历史的单一联系,开始调头追求传统文化资源,在商品经济的推进中进一步强化了它与陕北地方之间的联系,这是陕北民歌建立地方感的重要关节。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