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见习记者申冰 孙天利)6月5日,"学英雄见行动,知历史担使命"主题讲座在图书馆B501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铁血营长”臧雷,以实时连线直播的形式面向全体华中大学生开展,讲述战斗故事,再现中华民族英雄气节。
本次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知行学社主办,主讲人臧雷是解放军著名英模,曾担任老山作战主攻营营长。多次立功受奖并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保卫边陲优秀儿女”“全国十大青年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197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边疆保卫战近七年,执行大小作战任务六十三次,十二次死里逃生,两次重伤,全身十六处骨折。曾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军事院校,分配到总参谋部高等军事院校担教,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
臧雷首先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颜色是无数英雄在不屈斗争中铸就的鲜红色。党的历史是一部顽强不屈的奋斗史,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祖国繁荣发展的奠基石,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和战斗精神,不断破除来自外国的军事威胁,坚决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臧雷展示了老山一战的战斗场景。"146高地已被摧毁变成泡沫,当时我随意地抓了一把土,数出来22枚弹片。当时的战斗是很惨烈的。"战斗时天气炎热,温度达到了44度,霉菌和细菌侵入了战士们的皮肤造成溃烂,只能用破旧的布料遮盖身体。战场恶劣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后方补给,发放补助时只能分配给重伤员一人一个苹果,中等伤员两人一个苹果,其余一个班只有一个苹果,只能一人一口轮着吃。而轻伤和未受伤的党员战士都没有分配苹果。一位年仅18岁的年轻战士双手和眼部被炸伤,鲜血不断渗出,却依旧坚持不下火线,为战友运送弹药。
臧雷讲述了一位叫陈传勇的战士的故事,曾是老山战役主攻营机枪连的机枪手,据他回忆,陈传勇出生于果农家庭,身材高挑,长相英俊。陈传勇扛着重机枪在行进过程中不慎摔入大石头坑,枪支走火在他耳后留下一道血口,按照战时规定,陈传勇可登记为因战受伤退出战斗,但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决请求参加战斗。攻占54号高地时,他用双手扶住重机枪管,强烈的反作用力使得他的双手骨肉分离。攻占56号高地时,敌人发现了他,他从树上跳下,腿部受伤,最后壮烈牺牲。讲述时臧雷双眼含泪,几度哽咽。听众也备受感动,啜泣落泪。
记者团 见习记者刘睿柯 摄
臧雷回忆了当时数位英雄的英勇事迹,战士以一敌四,与敌人拼刺刀,最后全歼敌方。二三四团八连也被光荣评为白刃格斗英雄连。"当时我在家看电视阅兵时,看到我们连的英模部队走来时,我站起来敬礼,泪流满面,我知道我们有多不容易,有多少烈士奉献了生命。"老山战役中涌现出无数英雄的事迹,战士们怀揣战斗决心和党员信仰,兼具英勇和智慧,一路冲击,保卫祖国。在这片他们饱含爱意的土地上,他们所付出的不仅是汗水和鲜血,还有肢体和生命。
臧雷提到,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一个英雄的家庭。在讲座中,臧雷展示了烈士家属的照片。一张张含泪的面庞,无数父母遭受了丧子之痛,只能在孩子的墓碑前掩面痛哭。无数妻子默默支撑起整个家庭。"一位五十八岁的老人请求参军,参军的第三天他在战场上清理了自己大儿子的遗体,三天后,他的小儿子又在战场上牺牲。"臧雷回忆道。军人家属的理解支持,无私付出,成为了战士们的坚实后盾。
臧雷曾问战士们,为什么选择参战,得到的回答令人动容,"在我们的前面,是残忍的侵略者,而在我们的身后,是母亲的胸脯,是亲爱的北京!"他们把青春之歌写到了硝烟,写到了战壕,写到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在整理烈士遗物时,几乎所有人都抄录了一段诗歌《自豪的士兵》。在讲座的最后,臧雷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段诗歌。
讲座后是问答环节,臧雷认真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英雄与非英雄的本质在于利益摆位。”他强调了青年要明确时代使命,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践行英雄血性。通过回顾战争历史,臧雷对当代青年也提出了希望和期待,历史应该被铭记,我们应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承接先辈遗志,有使命有担当有斗志,在新时代书写我们的青春之歌,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活动的最后,知行学社的同学们带来了《英雄赞歌》合唱,气势磅礴,热情饱满,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新时代青年奋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