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孟子性善之谜
发布时间:2022.03.07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莫诗雨)3月3日晚7点,2022年春季学期第一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孟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荀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涛带来了一场题为“孟子性善之谜”的讲座。



梁涛介绍了学术界中对孟子性善论的两种不同理解——“性本善”和“性向善”,由此引出了自己关于孟子性善论的看法。


梁涛讲述了孟子以前的论性方式及孟子对“善”“性”的独特理解。梁涛认为孟子以前的论性方式主要见于《孟子·告子上》,其中包含了孟子以前三种不同的人性主张:“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和“有性善,有性不善”。对于以上的言性方式,孟子并不一概反对,而是承认人性之善恶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些言性方式,只是对性的一种外在概括和描述,不足以突出人的道德主体性,无法确立人生的信念和目标,更不能安顿生命,满足人的终极关怀。因此孟子提出了他对“善”与“性”的独特见解。梁涛认为孟子性善论是“以善为性”论,把善看作是真正的性,其核心并不在于性为什么是善的,而在于为什么要把善看作是性以及人是否有善性存在。


梁涛介绍了孟子证明人是否有善性存在的方法,即形上预设和示例。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不是通过学习、实践从外部获得的,而是本来即有的,实际也就是道德意志的“天”所赋予的。梁涛举出了《公孙丑上》中的例子,《公孙丑上》证明的是“人皆有不忍之心”,并非性善,人性中是有其他内容的。梁涛将人的善行分为两种,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善,一种是来自于外、为了达到某种世俗目的的善。后者虽符合人们对善的理解,但道德力量大打折扣,不是孟子所理解的善。由此来看,孟子通过形上预设保证了善性的普遍性,而经验世界则证明了善性的真实性,二者结合,说明了人界有善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梁涛简要分析了孟子所说的善性,即“四心”“四德”与“才”。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以善为性”,而非“性向善”或者“性本善”。


梁涛介绍了孟子性善论成立的理由、根据及意义。孟子肯定了人皆有善性后,进一步说明了人为什么要把善性看作真正的性。孟子首先从“人禽之辨”进行论证,得出真正的性是人与动物不同的部分;接着是“大体小体之别”方面,我们首先要将心中的仁义确立起来,耳目之欲才不会扰乱、夺取它。而后,梁涛介绍了孟子关于性善对于人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说明。人只有扩充、实现自己的善性,才能获得人的价值与尊严,才能获得人生之乐,才能实现“尽心、知性、知天”的终极关怀。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