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兴: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华名楼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莫诗雨)5月17日至18日晚,我校第2446期和2447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大兴带来了题为“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华名楼”的讲座。


在讲座上篇,曾大兴介绍了文学地理学的定义。文学地理学是在文学和地理学之间建成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和地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影响文学,另一方面,文学也影响地理环境。文学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要求我们既要从地理的角度看文学,又要从文学的角度看地理。从地理的角度看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从文学的角度看地理,也可以为地理学的研究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今天这个讲座,就是从文学的角度看地理。


曾大兴介绍了中华名楼的总数和类型。《中华名楼大观》中收录了171座中华名楼。但实际上现存的中华名楼远不止171座,还有很多名楼没有被收录。这些名楼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军事防御类、报时类、藏书类、礼佛类、文教类、戏楼、观景楼和综合类。


曾大兴讲述了中华名楼的价值与研究现状。中华名楼大多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诗词文赋和楹联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历史、地理、美术、文学、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名楼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各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曾大兴曾出版书籍《中华名楼》,其主要研究的是观景楼。目前学术界对中华名楼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观景楼这一类,而且多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文学景观的观景楼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普遍性;不仅可以唤起人们的地方感,还能启发人们关于历史、现实、宇宙、生命、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思考。事实上,从文学的角度切入,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地认识中华名楼这样的景观。


曾大兴以古诗为例,介绍了中华名楼中的翘楚——黄鹤楼。曾大兴认为,黄鹤楼的极大名声来源于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李白曾两次模仿崔颢的《黄鹤楼》作诗,因此古人编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故事,有了这个故事之后黄鹤楼便名声大增。而后,曾大兴详细解读了《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等诗。正是受这些经典作品的影响,黄鹤楼才名满天下,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名楼。曾大兴总结道,一个景观之所以能有极大的影响,往往是因为文学的作用,因此,这一类景观也被称为文学景观。


在讲座下篇,曾大兴介绍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名楼特点。此次介绍的中华名楼为岳阳楼。


曾大兴向大家介绍了何谓文学地理学以及文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他指出,文学地理学是在文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曾大兴提出,此次讲座即属于从文学角度看地理。他以岳阳楼为例,展现了文学地理学中的角度和方法。


曾大兴介绍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建造起始、历史发展等基本情况。曾大兴指出,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韩愈、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后世历朝历代名人都曾先后前往岳阳楼,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曾大兴说,在岳阳楼相关的诸多作品中,除李白外,当属杜甫、孟浩然、范仲淹三人的作品最为优秀。


曾大兴引用李白的《与夏十二等岳阳楼》中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来说明岳阳楼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他还说明,岳阳楼的楼名便是源于此篇,也即源于文学。而后,曾大兴又引用杜甫的《登岳阳楼》,介绍了杜甫写作的背景以及该作品的基本含义。他说,在诗圣杜甫登楼抒怀,留下意境开阔宏丽的《登岳阳楼》后,岳阳楼便楼名更盛。除此之外,曾大兴还引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解释了诗人的创作经过以及诗篇大意。他说明,此篇中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的名句,后四句则委婉地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曾大兴介绍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及大意。滕宗谅的《与范经略求记书》中曾提到“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曾大兴指出,这是辨别景观层次的重要依据。他提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超越个人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与前人相比最高,范仲淹也用其生命为之实践,这一名篇使得岳阳楼更加声名远播。


曾大兴总结,景观由文学作品闻名,而作品非名家之手则不能称之为著名文学景观。这是辨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学景观与著名文学景观的重要依据,也为我们提供了分辨景观层次的思路。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