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欣然)11月10日晚7点,华科大第2467期人文讲座于线上举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张桃洲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新诗教育的困境及可能”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张桃洲从新诗教育的特殊之处引入。张桃洲指出,中国古代的诗歌教育是以诗为教,诗教的教化功能一直支配着,甚至是深深影响着诗歌本身的创作、接受和传播。而诗歌到了现代,它的语言和形态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到诗歌的传播和载体等方面,使得新诗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事实上,新诗这种文体本身在进入当代后便面临着一种合法性的危机,故而我们在思考新诗教育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新诗本身的困境进行反思。因此反思新诗教育要根据新诗的特点,寻找新诗与教育的连接点,探索新诗参与现代社会文化的方式。
张桃洲提出,新诗教育的困境具体体现在教材、教法和新诗文体等方面。首先,教材中新诗篇目的选取是十分复杂的。根据自身的教材编写经验,张桃洲强调,由于教材具有极为特殊的功能和意义,它在择取作品时需要遵循更为复杂、“严苛”的准则。在这一意义上,张桃洲认同将教材看作能够向学生暗示正确的诗歌观念,并由此形成对于诗歌好坏的价值判断的一种隐形结构的观点。其次,新诗教育在实践中存在差异和错位。一方面,新诗教学的实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学生接受的境况都存在差异,这些均会对诗歌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而在“应试”指令下,新诗教学的实践也会受到考试考查中提问和解答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课程设计、解题方案与诗歌文本之间存在错位,这使新诗教育更加难以把握。最后,教学实践与新诗文体之间存在张力。具体而言这种张力体现在教学实践的规范性与新诗创作的“标新立异”、教学目标和手段的普遍性与新诗文体的独特性、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稳定性与新诗的不断生成和变化之间的龃龉。张桃洲认为,教育教学追求标准化、普适性等机制,难以应对具有创造性和“异端”色彩的新诗。
在此基础上,张桃洲结合实践提出了新诗教育的一些可能路径。张桃洲认为,诸如让新诗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大学设置创意写作课程和专业、邀请一些新诗研究者和诗人主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以实现新诗研究成果的转化、鼓励和引导诗歌刊物以“新诗第二课堂”等方式介入新诗教育等相关实践都对新诗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最后,张桃洲强调,我们应重视新诗教育的“非应试”性。张桃洲指出,新诗教育的“非应试”化的目的在于打破环绕在新诗和教育周围的双重樊篱,我们应当将教育还原为一种广义的教育,即通过社会实践对个体身心进行自我完善,由此读诗和写诗便得以成为一种灵活、便捷的自我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