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
发布时间:2007.06.07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张春雷 浏览次数: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一两年,先后接触过一些知名大企业的领导人,其中有几位不约而同地与我聊起这样的话题:大学能否为他们进行人才的定单式培养。我当然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学生到有影响的大企业中去工作,于是不假思索地应之:“没问题”。但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试想,如果我们马上就开始这一计划,是否几年之后的毕业生就能如那些企业家所愿?恐怕很难说。看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尤其是在几个企业家谈到类似问题时,不能不引发我的思考。

企业领导人希望定单式的培养,当然说明他们对人才、对教育的关注,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另一方面,而且显然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是否说明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培养的工程人才还有不适应企业需求的现象?

我也试图提醒自己,企业家们的想法是否不符合教育规律,或许他们只是根据局部的需求,只是从一个侧面去看问题,于是得出那样的结论。中国高等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追随苏联的模式,即进行专才教育。改革开放后,大家逐渐认识到,那种模式是有问题的。我们好不容易把实行了几十年的模式逐步扭转。根据那些企业家们的想法,难道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又有什么问题?

仔细思考后,感觉企业家们的想法是有合理性的。中国在今后几十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大概已经感觉到现今大学培养的人才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故而才有上述要求。当然不能说,应该回到以前培养专才的模式,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确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言改进并不是对过去一二十年高等工程教育的否定,只是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技术的发展。

因企业家们提出的人才需求而反思我们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思考再三,认为可以用边界问题来概括。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学生个体之学习的边界等,边界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边界再设计。

二、谁驱动边界再设计?

从前面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就可以推断,最需要边界再设计的应该首推用人单位。近年来,一些企业界人士突然发现其企业的某些工作很难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或者是来就业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之不相适应。

问题的实质在于,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企业的工作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如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相继成为很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不少企业纷纷把信息化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但是业界人士很快发现,在毕业生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专门人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熟悉企业信息化的内容、流程等,管理专业的学生不熟悉信息技术,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能既不熟悉管理,也不熟悉信息技术。业界人士于是发问,为什么不能设置这样的专业?

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是,企业知道某些工作应该由哪些专业的人才来负责,但是那些专业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却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如物流对于某些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这方面的人才似乎应该从管理专业中去找,但很多学校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说这方面的知识太肤浅。对于这种现象,业界人士有理由问,相关专业为何不增加这方面的知识训练呢?

要不要设置一些新的专业,学校的专业边界在哪里?对于某个专业而言,其知识的边界在哪里?某一门课程内容的边界又在哪里?这些实际上是业界或人才市场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也可以说,业界或人才市场真正驱动大学工程教育的边界再设计,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学如何主动响应业界的驱动。

三、边界再设计的主要内容

为了适应业界的需求、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科技发展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应该适时地进行某些调整或变化。边界再设计即是这种调整或变化的主要体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业界需求千变万化。为适应这种发展与需求,高等教育必须不断地进化。高等教育的进化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再设计。从宏观而言,边界再设计应该是大学的常态工作(当然,对于某一个专业或某一门课,一次再设计后应该有几年的相对稳定期)。让我们看看边界再设计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专业边界

专业边界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大学拥有的专业边界。面对科技的发展和业界的需求,某一所大学所拥有的专业范畴是否应该有所变化。有的学校根据新技术的发展或社会新的需求而成立新的专业,甚至新的学院。如前些年有些学校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耶鲁大学率先成立森林与环保学院。另一种情况是学科交叉,由此而产生某些新专业。如荷兰Twente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新开设的土木工程与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管理两个专业即是。行业的发展也会使一些学校建立新的专业。如近些年,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某些院校新建车辆工程专业。类似的,有些学校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分别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专业。清华大学前几年便设立了航天方面的专业。

第二层意思是某一专业自身的边界。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多数学校采取的办法不是建立新专业,而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调整专业覆盖的知识内容。譬如机械制造专业增加电子制造方面的知识,管理专业增加信息方面的知识,医学某些专业中增加生物医学工程的知识,如此等等。这种办法对于所有学校都是适用的,只是增加何种知识,或者说知识结构到底如何,各个学校的做法又可以有所不同。耶鲁大学为适应全球化趋势而提供600多门涉及国际事务的课程。

还有一种形式是增加对提高能力素养很重要且易学的课程或内容,例如增加“交流沟通艺术”,这种课程几乎对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有益的。

课程边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某一门课程的边界理所当然地应该相应变化。目前不少课程的内容不仅未跟上研究的发展,也未跟上技术的实际应用。如不少学校的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中,缺少当下很多先进的制造工艺方面的内容(如电子制造工艺、水加工工艺、激光辅助切削加工、摩擦焊接、快速成型等)。极端情况甚至存在个别教师讲授已多年弃之不用的技术的尴尬局面。若课程内容滞后新技术实际应用好多年,则是高等工程教育落后的表现。

还有一种情况是某种技术的发展或应用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科交叉的内容可以在课程或教材中有所反映。如在生物医学工程的某门课中,有关人工关节的章节或许可以提及材料科学、摩擦学、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哪怕仅供学生参考也是有益的。

因此,大学教授们应该将相当精力花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上,也就是课程内容的边界再设计。即使正规教材的修改跟不上,至少在实际授课时应该是不难做到内容更新的。

课堂边界

传统的课堂是在学校的教室或实验室,或者说传统的课堂边界就是校园。但是开放的课堂的边界显然不是校园的边界了。

大学工程学科(其它应用学科也一样)的课堂完全可以延伸到业界中。现在大学都在加强实践教学的投入,如建设工程实训中心之类的设施。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实践环节的条件当然是大有裨益的。但若是认为,不需要更开放的课堂,或者说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等可以取代校外开放的课堂,则是浅陋之见。

试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延伸到企业中,学生所受到的实践环节的教育或训练则是活的。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讲授某种知识,那么学生因为身临实境,而印象更为深刻,更不用说学生自己动手了。反之,若有关实践环节的课堂仅局限于校内实验室的话,至少相对于业界的实践而言,校内的实践显然死板一些。这对于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是不利的。

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避免的不良倾向之一恐怕是因为校内实践环节的改善而使课堂更加封闭。

使课堂的边界更加开放,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提高。校内的实践环节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师的局限性。延伸到业界中的开放的课堂可以使教师的视野更开阔,经验更丰富。

师资边界

何谓师资边界?主要有三层含义。

一是大学教师来源之范围。这里的范围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成分意义上的。现在大学教师基本上来自于学校,即在大学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到高等院校任教。这种过于单一的成分是不利于大学的工程教育的。师资成分多样化对于保持教育的活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对于大学的研究都是有好处的。高等院校能否多一些有在企业或者研究院所长期工作经验的教师呢?当然能够,而且也应该。德国大学中就有不少工程学科教师具有长期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德国在工程领域的竞争优势,若究其原因,与其大学的师资成分是否也有一定的关系呢?

师资边界的第二层含义是大学任课教师的归属。现在大学任课教师都是属于学校的雇员,都是专任教师。有没有可能聘请少数非专任教师呢?不容否认,业界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技术人才,可否聘请其中某些人走上大学的讲台,让他们讲授某门课其中的某些章节呢?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课堂,而不是一般的讲坛;是课程教学,而不是一般的讲座。业界的技术人才讲授某些环节,恐怕有大学教授们所不具有的优点。当然这也需要教授们与业界人士共同设计、讨论,如何保证更好的效果。

师资边界的第三层含义是教师的工作或活动边界。应该提倡教师经常到业界中去,到企业中可以专为教学进行调查研究,也可承担企业的某些课题。承担企业的课题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另外,鉴于目前很多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长期挂职锻炼。这无论是对于工程教育还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有莫大好处的。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边界再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一些矛盾的关系,怎样使再设计更有实效,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与专/宽与窄

在进行专业边界再设计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需要面对,那就是专业口径到底是宽好还是窄好,是偏“通”还是偏“专”。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一般而言,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定位。宏观地说,不同学校可自己选择,可通可专,可宽可窄。有条件的学校在设计自己的专业时,可以考虑给学生较大的余地,即让学生选择偏“通”或偏“专”。这就需要其专业课程的选择范围比较大。之所以让学校或学生选择,其原因是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的选择都可以在人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面向学科与面向行业

专业的设置有两类情况,一种是面向学科,另一种是面向行业。面向学科的专业显然多见一些。但是面向行业的专业显然也有其优点:1)在人才市场容易被看好;2)容易得到行业的支持(如研发投入、实验室投入等)。这种模式尤其是在某行业迅速发展时,或者是在政府行为下有巨大投入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学校在进行专业再设计时,有可能在自己已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结构重组。如某些学校为适应航空航天的需要,把自己的力学、自动控制、机械等学科的力量进行重组,成立航空航天专业;又有根据国家船舶工业及海洋战略发展的趋势,重组而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及其相关专业的。

清晰与模糊

边界应该是既清晰又模糊的。不管是专业还是课程,既然不同于其它的专业或课程,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于其它专业或课程的边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边界应该是清晰的。但另外一方面,由于学科交叉越来越多,在交叉的边缘地带,一个专业与另一个专业的边界显然不会是明显的。因此也可以说边界是模糊的。

既然边界是模糊的,在交叉的边缘地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到底应该由哪一个专业处理呢?答案很简单:不同的专业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设计。人们可能有疑问,那不会重复吗?即使是对于同一个边缘地带,不同专业或不同课程的教师的视觉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觉看看问题不会有什么害处。况且,些微重复,并无大碍。

指导与自主

对什么内容进行边界再设计,如何进行边界再设计,某些部门(如教育部)或大学可以从宏观上提出指导意见或建议(正如本文试图为之),恐怕也只能到此为止。真正要做好边界再设计,必须让学校、院系、乃至专业的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分析,认真定位,从而做出适合其特点的再设计。

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矛盾的统一与对立。边界再设计当然要注重内容,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形式。如教材内容的设计需要有相应的形式辅助。如重点内容、一般内容、进一步阅读的内容、学生的课程设计的案例、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内容等等,应该有不同的形式。

另一方面,边界再设计的结果不一定是马上就要有完好的形式。如一门课程的边界再设计的结果通常是有一本相应的教材,但教材可能滞后几年。那么,这时教师可采取辅助手段,如给学生发影印讲稿或多媒体讲稿,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给学生指定参考文献等等。

与业界结合

对于应用学科的边界再设计,不与业界结合是很难做好的。业界对于其业内大学生的知识体系状况及业界自身的需求最为了解,他们完全可能提出某些较好的意见。有的企业提出定单式培养,不管这种提法是否合理,征询业界的意见进行边界再设计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与研发结合

对于专业或课程的再设计,应该考虑些许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或思考的内容,哪怕是一点皮毛的知识。这就需要在进行再设计时应该略微考虑某些研发内容。

需要教学研究团队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室的功能已经很弱化了。还是应该有一个集体经常研究教学相关事宜。应该有团队认真研究如何进行边界再设计。

五、 结语

教育理想和社会需求是有矛盾的,对通才和专才的需求是有矛盾的。高等学校既不能丧失教育理想,保持自己应有的价值观,又不能无视社会需求。明智的学校或教师都应该而且能够通过合适的边界再设计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本文虽然只谈及工程教育,但对于医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甚至社会科学,其思想应该有相通之处。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