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菁英研习营终结:说不尽台湾的点点滴滴
发布时间:2007.06.22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思源 浏览次数:

    6 19 下午,海峡两岸菁英研习训练营活动总结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505室召开了,为持续十天的海峡两岸菁英研习训练营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新奇、感动、思索……回首这天,同学们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菁英训练营:揭开宝岛台湾的神秘面纱

 

两岸素未谋面的大学生们走到了一起,从陌生走到熟悉、由相识变为相知,短短十余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就是菁英训练营活动。

 

领略宝岛秀美绮丽的风光、体会两岸一脉相承的血缘、文化联系,陌生的台湾在短短10天的体验中变得如此熟悉和亲切…… 2007 5 6 16日,我校一行23人(3名老师和20名学生)应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邀请,对台湾多所大学进行回访。10天里,训练营同学先后参访了长庚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义守大学,领略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月潭、阿里山、垦丁海洋公园等地的美丽风光,体验了台湾的夜市生活、邵族文化、饮食习惯等人文风貌,更和台湾同学一道参与圆桌会议、论坛、营火晚会等文化活动;临别前的彻夜不眠,机场送别时的泪流满面,深深印在两岸每一个同学心中。

 

为期十天的活动留下的也不仅是欢乐的回忆和跨越海峡的友情,更多的是思维的碰撞,文化的交融,同根的共鸣。谈起台湾同学的个性,参与菁英训练营的每一个同学都记忆深刻:他们热情而活泼、多才多艺,很善于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他们的思维比较发散,感情丰富,加上较多的游学机会,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在生活上更能自立,而且合作精神和相互关爱程度比大陆同学好;他们在纪律和时间方面非常自律,讲求诚信,不会因个人原因而致使团队活动延误的情况发生;他们活动经验丰富,策划组织能力强,并且角色的定位和转换比较迅速准确……

 

据了解,菁英训练营活动是“荆楚文化之旅活动”的延续。自2004年起,我校于每年暑期时间与台湾大学生共同开展荆楚文化之旅活动,活动旨在加深台湾大学生对大陆的了解,特别是对荆楚历史文化方面的认识,促进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友谊。三年来,台湾长庚大学、元智大学、义守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成功大学等的师生们分批来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见证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华中科大学子赤诚的情谊。  

 

                       直面台湾:衣食住行各不相同

 

虽然在去台前大家对于这个中国最特殊的岛屿都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台湾还是让大家明显感受到了它的不同。

 

首先是这个省份带给人们的整体感受。想象中的台湾是像香港、上海一样现代化的大都市,到了台湾才知道自己先前错了。台湾一眼望过去没有高楼,都是两三层高的房子,却很有一点别致的感觉。“我用两个小时就喜欢上了香港的繁华,却花十天时间才能品味出台湾的不凡。”一名队员这样概括了台湾与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差别,“如果说香港是大气的美,那么台湾就是小家碧玉似的秀丽;香港是个适合拼搏的城市,台湾则是休憩的佳处。”

 

其次是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台湾寺庙众多,“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象牙塔、中台禅寺、文武庙等是有名的佛文化旅游之地。行善、惜福等佛文化观念已深入到了很多台湾人的日常生活。

 

台湾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喜吃海鲜和甜食。小吃、夜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并且相当有名。台北的饶河夜市,台中的逢甲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特色的夜市已经成了台湾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着普通大众吃、喝、玩、乐、穿、戴、用的各项需求。

 

台湾人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台湾的快餐店里很少见服务员,人们自觉地回收餐具,处理剩下的食物饮品。在享用完食品后人们会将桌面整理擦拭干净,将座椅归位。台湾骑摩托车的人很多,但是不管天气有多热,骑车的人都会自觉带上头盔。繁华的路段也极少见到交警指挥交通,大家似乎都在自觉遵守。

 

给所有队员都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台湾的垃圾回收。台湾大部分地方的垃圾回收都是分类的,而且垃圾箱外表非常干净,一排5个筒的垃圾箱在台湾非常普遍。台湾人民的环保意识可见一斑。

 

台湾汉字使用繁体,很多招牌还是要从右往左念。在台湾,县比市大,台北市就是台北县的最繁华地段,和我们的习惯正好相反。

 

 相关链接:记者团特派记者带你游台湾 

                       高校参访:校园生活风格迥异

 

此次赴台的队员参访的大学有台湾长庚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和义守大学四所高校。相似的年龄、相似的心声让赴台的队员与台湾的同学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他们就学校的教育、自身的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度的交流。

 

据赴台的队员介绍,通过和台湾学生的交谈,他发现:大陆同学在学习上更刻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看重毕业文凭,更喜欢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而台湾同学更注重实践锻炼,更看重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技师资格考试,更擅长使用电子资源,更喜欢参与各种社会、社交活动。也因此,几乎所有在台的大陆交换生都是班上成绩的第一名,却很少有人是多才多艺的校园明星。

 

两岸学生在就业态度方面也很不相同。大陆学生一般比较实际,大多数人选择大学毕业后读研深造,或者直接就业(通常先就业后择业,低薪起家也无所谓);而台湾学生读研究生的很少,大部分人毕业后直接就业。但他们有自己的要求,若起薪低,宁肯待业也不就业。

 

 从课程设置上看,大部分台湾学生的课业较轻,但辅修双学位的台湾学生的课业却比大陆辅修同样双学位的学生的课业要重得多。另外,几乎所有台湾高校最大的学院就是管理学院,而且他们的专业大多偏应用。例如资讯管理这种很难在大陆找到较好工作的专业,就是台湾很热门的专业之一。

 

 台湾高校的校园设施建设也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长庚大学为例,寝室楼一楼有非常舒适方便的讨论桌和自习教室供同学们随时学习讨论。一楼大厅还有两台自动贩卖机和一家24小时便利超市。另外,每层楼配有洗衣间和开水间,每层的开水器都有热,温,冷三种饮用水可供选择。寝室内部非常宽敞,除了每人的私人衣橱外,门后还有一个大的公共衣橱。卫生间分为盥洗池,浴室和洗手间三个功能区域且被有机的分隔开来,相互独立。图书馆的细节设计同样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据说,几乎所有的图书馆看起来都像是咖啡屋或是幼儿园。馆内书架一般不高过人的肩膀,且有很多沙发可供同学休息。除了看书的空间,图书馆还设有专门的录像区,音乐区和电视区……学生可以在馆内借各种DVDVCDCD,供自己观赏、学习。漫步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的乐趣由然而生。

 

另外,台湾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在朝阳科技大学,所有校园卫生清洁由学生负责。打扫街道、清洗公共厕所、到社区服务老人等等活动都是学生们毕业前的必修课,且不占任何学分。这与大陆很多大学浮于形式的义工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血浓于水:和平统一是心声

 

一位即将毕业去服兵役的台湾同学在与大陆同学分别的时刻,一改往日的活泼,靠在一个同学的肩头认真地说:“千万不要打仗。”

两岸关系,永远是台湾与大陆人口中说不尽的话题。此次台湾之行,队员们对台湾民众之于大陆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台湾的有些地方,尤其在南部,队员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有些民众对于大陆知识的匮乏。“我被问到最无奈的问题是大陆遇到红灯会停车么?”一名队员无奈地讲,“在有些人的眼里,大陆是一个缺乏民主与自由的地方:你不能说你想说话,不能干你想干的事……当我试图去向他们解释一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却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提醒我是不是也被政府欺骗了。真是太荒谬了。现在我才正在地体会到了政府的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的措施的良苦用心……”

据队员们说,很多台湾同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到大陆高校深造的愿望,他们很认真地向大陆的队员打听这里的教育体制,询问大陆高校的教学模式、校园生活方式、学生培养方式以及学费、奖学金状况等等。 有的学生还表示:“自己的专业在台湾没有太大的发展,希望毕业后可以到大陆去寻找出路……”

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归属感是显而易见的,“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和对祖国的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骄傲。”一名队员说,“一个台湾朋友曾很认真地告诉我:你一定要记住哦,除了大陆,台湾还有很多很多很优秀的中国人!……”   

   

除了受着高等教育的台湾青年,台湾的民众也对祖国大陆有着深深的情感。一位祖籍河南的台湾人李老至今仍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深厚的感情。他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念华和思华,正是希望后代能把这种浓浓的乡土情结传承下去,“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做人,不应忘本。”

 

台湾媒体也有一些关于大陆的正面报道。母亲节那天,TVBS就报道了山东男子田世国瞒着母亲为母亲捐肾的感人事迹。

 

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关链接:记者团特派记者带你游台湾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