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5月5日
发布时间:2022.05.05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1955年5月5日,苏联热能动力专家米哈辽夫来到华中工学院讲学,主要介绍苏联热能动力专业情况,并进行示范讲课、锅炉课程设计示范等。


1978年5月5日,全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并举行入学考试,武汉医学院招收研究生70名。


1984年5月5日,华中工学院徐辉碧教授等11名教师和研究生首次对微量元素谱分类成功,并通过鉴定。


1988年5月5日,华中理工大学首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议贯彻全国高教会议精神,以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


1994年5月5日,华中理工大学研制出国内第一条内燃机缸套及内壁激光热处理生产线,用于服务西安内燃机配件厂和北京吉普总厂。


1998年5月5日,华中理工大学科技项目管理实施“抓大放小”,学校向机械学院李作清等17位院系科技管理负责人颁发授权委托书。


2008年5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日本庆应大学签订两校合作交流协议,正式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2011年5月5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一行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调研。他要求学校继续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站在人才和科技的制高点上,发挥更加特殊的作用,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为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开创学校和湖北省发展的新局面。


2013年5月5日,以“创新启明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为主题的启明学院首届“东莞工研院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举行。该赛事旨在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15年5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议书。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建设。该项目是落户华中科技大学的第二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16年5月5日至7日,第十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召开。华中科技大学—武钢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牌。


2017年5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评价与学术咨询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2018年5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熊有伦教授等发起成立的专项公益基金“智湖奖励基金”在校成立。该基金旨在推动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表彰和奖励在机器人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工作者,特别是共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青年工作者。成立当日,熊有伦院士、丁汉院士等个人向“智湖奖励基金”捐款70万元,成为该基金接收到的第一批捐赠。


2018年5月5日,2017-2018赛季大足联赛西南区(校园组)决赛冠军争夺战在湖南长沙上演。华中科技大学男足代表队最终以2比0战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男足代表队,获得西南区冠军。


2019年5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首期梧桐语问学论坛·人工智能专场举行。本次论坛是梧桐语学术交流品牌的重要展示,也是学校推动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


2019年5月5日至6日,华中科技大学学子在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完成首次飞行任务。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团队研制的三轴MEMS微震仪和空间加速度计搭载飞行。这是国内高精度MEMS微震仪的首次在轨飞行,将为我国空间站时期开展高灵敏度微重力测量技术提前进行技术验证与技术储备。


阅读往期【70周年校庆·校史上的今天】栏目内容,请点击以下网页链接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栏目由党委宣传部、档案馆合作推出,文字由吕玉娥、王涛、张思晗、粟晓丽、汪伟颋整理。)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