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观看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电影《我要当老师》
发布时间:2024.04.08

来源:宣传部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为营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4月8日,学校组织师生代表在引力中心报告厅集体观看了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电影《我要当老师》,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发立德树人核心要义,增强入脑入心育人效果。


《我要当老师》是由教育部指导的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的轻喜剧院线电影故事片。影片以感人故事为背景,真实反映了青年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深度呈现了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热情讴歌一代代人民教师以真情换真心、以执着换理解,无私奉献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优秀品格。影片中的故事深深感染着现场观影师生。



“片中主人公一句朴实的台词‘我要当一名好老师’让我非常震撼。”党校兼职教师、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智表示,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时代,作为高校思政老师,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如何成为一名让学生能够牢记一辈子的“好老师”。


党校兼职教师、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谭静表示,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讲好思政课是扣好当代大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方法,正如影片所反映的,我们要积极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讲好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思政教育更走近学生,让理想信念教育以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陪伴他们成长成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李思思动情地说到:“透过影片,我也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希望以后能不忘思政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在岗位上既要追求提高教学能力,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帮助同学们找到他们真正的人生价值,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要当老师?”这是房管处袁冬雪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袁冬雪说:“在我淋雨的时候,我的老师们为我撑起了伞。现在我也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我想教育本身是理解,是鼓励,是阳光,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愿意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书写‘小我融入大我’的青春篇章。”


电气学院辅导员董蛟龙表示,这部电影真实地展现了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作为辅导员的我感触极深。“选择三尺讲台,便是终其一生的事业。电影中的角色故事,正是身边众多思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深入了解学生,逐渐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共同经历成长与进步的点滴。我也将继续在育人育心的广阔天地中不断奋斗,勇往直前。


生命学院辅导员岳琦深受感动:“师者如光,微以致远。电影中,孙恒苦记所有学生基本信息、深入学生生活、更通过支教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充分展现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和孙恒一样,岳琦也是怀着“我要当老师”的理想,踏上了思政辅导员的岗位。她表示,在未来,自己会始终牢记最初的这份理想,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关心关爱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将思政教育“润物于无声”,努力发散属于自己的微光。


影片中对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讨论深深触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天瑞。他说:“我想,正是在践行理想的道路上,在为社会奉献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成干才,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电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邓萌表示,通过这次观影活动,自己更加坚定了“青春筑梦”的信念,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衷感谢求学路上所遇的每一位恩师,并对坚守深山无悔支教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我将以孙恒老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晨旭深感共鸣:“高校学子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中成长,思政教育是帮助象牙塔学子认识世界、创造未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知易行难中的指路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课堂更是鲜活的’。走进真实的心,为思政搭好那块重要积木,即将开启的支教,这也是我对自己设定的的目标。”


记者 班倩 摄


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建设了一只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大思政课教师队伍,锻造思政“大先生”。通过一堂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青年学子们明确因何而学,勇担时代之责。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铸魂育人,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体思政课教师、党校兼职教师、辅导员、新进教职工及学生代表共同观影。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