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宣传部 各单位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华中科技大学干部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分享学习体会,反响热烈。


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勾勒了我国改革的蓝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学校党委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贯彻落实好,切实把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校党委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征程上,改革创新、干在实处、奋力笃行,以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优势更好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华科大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守正创新,让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展现新活力、文化传承创新达到新高度、国际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中踔厉奋发。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基础性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量。华科大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建校70年来,学校从建校伊始提出的“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至今,逐步打造出“优势的工科、著名的医科、正在崛起的理科、有特色的文科”的独特名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理念,“顶天”是着眼世界科技前沿,“立地”即踏踏实实地解决国家急需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未来创造更多“0到1”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而“追求卓越”则是要有“会当凌绝顶”的精神气质,要不懈奋斗前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境界跃升。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关键,按照新型举国体制的设计,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的领头雁作用。按照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厘清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不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早日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谭必恩教授: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中全会有着特殊的感情。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迈入了小康社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等等,这一切都让我们深感自豪。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描绘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经济学院韩民春教授: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举措,决定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全面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密切结合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不懈努力奋斗。


湖北省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教授:作为高校教师,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感到无比振奋。这次会议不仅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坚信,全会的决策将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更多突破。我将积极响应会议精神,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生命学院院长刘剑峰教授: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蓝图具有重要深远意义,将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身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倍感振奋、深受激励,信心满满。我们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欧阳康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所达到的高度历史自觉、高度时代自觉和高度未来自觉,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


从历史视域看,本次会议既传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专题研究“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果经验,根据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将其提升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高度,并做出全面系统谋划,展示出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自觉。


从时代视域看,本次会议全面分析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求全党全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既是党的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展示出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表现出高度的时代自觉。


从未来视域看,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部署了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遵循的六项重大原则,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十四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部署,提出了在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的时间表,为全党全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部署了科学道路,提供了强劲动力,设置了制度保障,展示出强烈的前瞻意识和战略意识,表现出高度的未来自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教授:全会强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党的理论武装,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确保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需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新闻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预示着全面深化改革迎来新的驱动力,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勇于承担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文化传播战略,特别是聚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加强学术研究,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撑。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定将成为现实。以此次全会为新的出发点,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工作中,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新闻传播学科的力量,共同绘就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公管学院院长张毅教授: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理论研究者,我们要深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用实际行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深刻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与能力保障,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路领航。另一方面,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为民”底色,坚持实践导向,从民族复兴的宏大视角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要贯彻的一条原则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今后一段时期就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就是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和成熟定型,其核心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有为作用。这就要求,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校团委书记罗迪: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做出重要部署,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工作者,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起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抢抓战略,进一步深化共青团改革,突出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和育人导向,提升青马工程、西部计划、青实计划、挑战杯、创青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育人载体的质量,与团员青年一道,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创新育人的思政课和文化浸润的思政课,努力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电气学院杨凯教授: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主动担当培养新时代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立足岗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要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推动教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我们将不断丰富电气工程科技创新实践。一是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是立足国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对于电气工程专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及时优化专业方向和研究内容,以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匹配。二是要更加注重创新和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电气工程专业应更加关注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电气工程的绿色发展,电气工程学科应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和创新点,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三是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共享和进步,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电信学院尹海帆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国家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刻感受到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出成效,我们见证了中国从科技水平相对滞后逐步崛起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自豪地看到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到大幅提升。我深知这些成就的来之不易,它们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改革的推进,也凝结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智慧与汗水。


通信技术的突破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将握紧接力棒,在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奋斗奔跑。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继续攻关“卡脖子”难题;牢牢站稳三尺讲台,努力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公卫学院陈卫红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是在关键时期,续写党的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更为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和公共卫生发展确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在科技创新方面,会议强调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这对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会议强调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作为一名公共卫生科研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我将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国家平台和政策支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继续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在人才教育方面,会议提出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教育结构,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资源。公卫学院通过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第一临床学院王寅副教授: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热烈氛围中,协和心外科党员们纷纷表达了对会议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期待。《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改革,推动各项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患者,更是生命,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病人。


我将积极响应会议号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于临床的实践中,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去开展临床的工作,造福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强大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医疗卫生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院)赵精晶研究员: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历史主动性,彰显了党中央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总书记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在总书记的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性方法论中,最令我启发的是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帮助我们在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也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法宝。在新形势下,我们应针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需求,提供原创方案,并进一步将科研成果发展为全球公共品。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攀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工作是高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是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关键,高等教育核心任务是输送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一是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二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华科大有创新创业优良基因,要聚焦企业重大创新实际需求,发掘真问题,深化产教协同,让学生走到创新最前沿。三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化成长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尤其面对新时代学生具有个性化需求突出、自我意识明显、多元发展需求增强等特征,更要精准施策,兼顾规范化和个性化需求。


党委学工部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帕鲁克·甫拉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移跟党走,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李佳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辅导员,我对会议的召开热切关注。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更是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节点。十二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见证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迅猛推进。特别是在数学教育领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更体现在教育的全面提升和人文素养的不断丰富。全会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深信,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的教育体系将更加完善,教育资源将更加公平,教育质量将不断提高。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在这次全会上,我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看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但也充满信心。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学院2021级本科生党员王敢: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更应密切关注会议重点,学习讲话精神,领悟会议要义,将会议精神作为指导我们学习的指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自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果斐然。这得益于我们把握住了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订改革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之动力,才能取得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我们应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学生党员优势,将所学知识和澎湃青春投入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医管院2021级本科生党员何宇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深刻理解到,改革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更关乎每个个体的成长与机遇。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我所在的专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人工智能的探索还是医学信息的研究,都呼唤着有志青年的积极参与。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每一次改革的浪潮都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实践机会。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党员黄婧怡: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为能够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而感到无比自豪。通过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深入学习,我更加坚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关乎经济的飞跃,更是文化自信、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的全面体现。在近期参与的民生、养老社会调研中,我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我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同志们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激励学习的强大动力。作为中文学子,我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温度和速度。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