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计算机专业则成为培养和造就新时代计算机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计算机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实施“一核双环、三三六智”发展战略,内环着重于原始创新,巩固传统专业优势;外环则聚焦于交叉创新,培育新兴研究方向,致力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六年来,学院学科建设成就显著,2019年入选首批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基地,2021年完成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一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2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在2023年QS世界排名世界第13、国内第5,US News排名世界第18国内第6,软科排名世界第22国内第8,均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五。
擦亮“一种底色”,以高质量党建汇聚学院持续发展合力
师生党员赴西柏坡开展专题实践活动
学院把握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筑牢党建基石,强化政治功能,传承“党政合力,双向融合”优势传统,围绕中心工作和师生关心关切的重大事项统筹谋划、科学决策,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积淀塑造“只争朝夕,不负时代”“TIME”精神文化内核,开展丰富红色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师生早日站在党旗下。
借助“校优秀基层党组织”“黄群班”等典型标杆引领促进基层组织作用发挥。面向教师群体,组建“新质生产力青年”党员先锋队在服务学科建设、落实重大专项任务等方面冲锋在前,让“红色细胞”激活科技创新“动力引擎”。面向学生群体,以“志愿红”“科技蓝”“青年绿”打造“新时代红旗下的IT人”特色品牌和“与时”系列争先活动,拓展“院校社贯通”志愿服务渠道让志愿服务动起来,推进“多维度融合”学术平台实现学生三大赛全面突破让科技创新热起来,打造本硕博贯通核心宣讲队伍以学生切实诉求创建3类宣讲课程13门开展400余次宣讲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实现了党建引领与专业实践相融互促。
学院打造“IT中国”思政育人品牌,推进课程思政进计划、进大纲、进章节,实现了45门核心课程以及5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思政元素全覆盖,入选计算机教指委课程思政案例。开设“IT中国”信息前沿导论课,开展“IT青年行”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知国情”“晓民意”“懂行业”,每年有25%的同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重视感恩教育和校友工作,六年来校友累计捐资超1.2亿元建设新大楼助力学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加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学生屡次获得国际国内竞赛冠军
面向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人才需求,学院突出服务国家信息产业自主可控战略人才培养新特色,打造“面向系统、软硬协同、生态融合”人才培养新特质,开辟以拔尖基地本硕博、图灵班、卓越工程师为主体人才培养新特区,构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机制,创新完善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持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六年来,先后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成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参与计算机领域“101计划”“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成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出版教材32部,7部参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本科教材,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成14门国内知名在线实验方案。
依托教育部产学协同推进国产IT生态核心技术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7门企业特色课程;与头部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实践基地,试点运行华为华储班、阿里班,联合培养本硕博和卓越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相关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果日益凸显,先后斩获“互联网+”金奖、挑战杯一等奖、ICCAD2021EDA布局布线算法竞赛冠军等,蝉联图计算Graph500全球总冠军、IO500十节点全球总冠军等,毕业生中已有10余人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实施人才强院,推进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东湖论坛合影
对标党中央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实行书记、院长双负责人制,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列为落实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学院实施“六智计划”,设立青教培育基金,制定人才引进工作奖励办法等加速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引培工作,鼓励全员投入,实施“多对一”人才引进服务,持续吸引28名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加入,含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新增国家级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网信创新人才1人,省市级人才12人,2人入选IEEE Fellow。继续聘请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教授等一批海外教授在校工作。坚持将人的发展纳入团队发展,获批1个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和1个湖北省创新团队。不断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类评价、分类发展机制,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将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衔接,继续采取外部匿名通信学术评议和引进校外高水平专家会议评议相结合学术评议制度,打造内外竞争合理良性的循环机制。多人次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全国网络空间安全优秀教师、宝钢奖、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等称号。持续打造教师团队和优秀教师代表名片,讲好身边人故事,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获得“讲好中国故事”优秀奖、“讲好华中大故事”一等奖、网信办“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入围作品。
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科研水平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兴学科方向。依托“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持续优化学科方向布局,从“三横三纵”逐步完善到“双环创新”。学院重视引导大力支持前沿探索,在分布式计算、信息存储、大数据处理等方向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研究成果,解决了云计算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存储墙等领域核心技术难题,近六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并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华为奥林巴斯奖等多个重要奖项,整体呈现逐步上升发展趋势。学院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3个,与华为、之江实验室、平安科技等共建了6个校企联合创新中心;获得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青年科学家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联合项目9项。
近五年,主持完成并发布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1项。平均每年发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近400篇,获得CCF A类国际学术会议FAST'23最佳论文奖(中国首次)。获得授权的专利668项,申请专利657项,软件著作版权138项。在2024年最新学科综合指数分析,学院科学研究位列全国第7。
发挥学科优势,全面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高校声誉、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学院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四个服务”。积极同计算机及互联网领域重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围绕信息存储技术、图计算、大数据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近六年共建19项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助力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注重转化,服务国产IT生态发展,科研成果在华为、海康、浪潮、中兴等多个关键部门得到应用,实现成果转化超千万。
冯丹教授团队“NVM高效可靠技术”成果、金海教授团队“多层级内存型存储系统与关键技术”分获2020、2022年华为奥林帕斯先锋奖。李瑞轩教授团队的专利成果有力支撑达梦数据库技术研发。注重推广应用,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在计算机存储领域,制定《固态盘通用规范》等8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为我国存储行业标准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在数据库领域,最早推出国产数据库产品—达梦数据库并于2024年上市,联合组建湖北省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数据库产品研发、服务等领域发展,为数据库产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医疗健康领域,开发“强肺”系统,累计服务4万余名患者和1万余名医务工作者;与联影医疗科技建立了华科-联影-武汉医工院联合实验室,项目经费近千万;与同济、协和共建湖北省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为高端医疗装备提供有力支撑。在大模型领域,主持湖北省尖刀计划项目“AI大模型***技术与系统”,促进省内乃至全国企业的大模型应用需求。
加强交流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影响力
计算机学院图灵班成立
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学院统筹“引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推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好来华留学基地,落实全球校园战略,与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签署暑期合作、3+1+X本硕博、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协议等系统性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国际学术交流学分,年均提供300余万元支持;搭建海外学习平台,每年派出30-50人赴新国立参加暑期海外课程,六年来共有460余名学生赴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学习交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参加境外国际会议、承办ACM ICPE2022、ISST2021等系列国际会议;支持参与国际竞赛,获得ACM SIGSPATIAL GIS Cup 2020比赛冠军;成立霍普克罗夫特计算研究中心,成立图灵班实现全员国际交流;积极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策划国际学生“一带一路”“我与中国故事”专题,首篇《我对华科大,一见钟情!》阅读量超4.2万人次,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学生李晔的“我与中国故事”被 Study in China、Your China Studies等发布。学院高度重视通过引培并举构建国际化场域,践行全球师生发展战略,每年邀请包括图灵奖得主在内的50余位专家在学院开展各类讲座、教学和学生指导。深度探索外事+人才工作模式,引进教师以有海外背景为主,建成500余人高水平海外人才备选库,形成图灵奖得主、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等荣誉教授团队。年实现外专来访和教师出访100余人次。
五十载砥砺只争朝夕,新时代逐梦计算无限!计算机学院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华中科技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深厚基因,未来将以学校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为指引,旗帜鲜明体现政治属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继续奋斗,发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传统,承担起建设更好的华中大、建设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