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锐
在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第五次党代会为全校师生指明发展方向。药学院深刻领悟到,这是一次凝聚力量、开启新程的盛会。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大局,精心擘画未来蓝图,提出深化“一项工程”、实施“两大行动”、聚焦“四大突破”、推进“八大计划”等重大举措。
党代会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聚焦到药学院,我们承载着推动药学领域发展、培养卓越药学人才的重任。药学院发展脉搏与党代会强调的党旗领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核心要义同频共振。学院将紧扣时代发展、面向国家需求,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以创新中国药赋能学院新征程。
以“讲好中国药故事,发出华科大声音”为主旋律,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药学院牵头,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共同发起中国药研讨会,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三期;学院立足中心工作,加强思政育人,持续开展中国药系列主题活动;院工会开展培养药二代系列特色活动,与同济医学院附属幼儿园开展中国药文化传承与推广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庐山中草药基地野外实训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推广中国药品牌特色。
汇聚多元力量,筑牢发展根基。近年来学院学科布局持续优化,逐步构建起以药学为核心,融合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架构。持续建设中药与天然药物创新研究所、糖化学及糖药物研究所、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生物药物高端制剂研究所,努力打造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和团队。科研平台搭建为创新中国药注入强大动力。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汇聚各方科研精英、整合前沿技术资源,从药物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筛选到临床前研究,为新药诞生全流程赋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围绕天然药物资源开发、现代给药系统构建等领域发力,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科研平台矩阵,助力学院科研攀高。
深度融合育人,注入创新活力。在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上,持续优化药学科学家潜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心怀家国、立足国际前沿的领军人才;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人体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深入科研一线、产业前沿、临床实践;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选拔有志科研学子,连贯培养夯实学术根基;创新实验班聚焦前沿课题,小班化、导师制精准雕琢创新思维;生物药学、临床药学、智慧管理药学等多元模式供不同志向学生发展选择;课程体系革新紧跟时代步伐,专业核心课程融入学科最新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交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边界,提高多学科解决药学问题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校内实验教学开放共享科研仪器,校外拓展数十家实习基地,涵盖药企研发、医院药房、药品监管等场景。
打造学科团队,攻关核心技术。在新药研发关键领域,药学院精准发力,锚定主攻方向;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学院整合优势资源。学院积极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新药研发上游技术链,包括基于临床-生物表型的化合物靶标反向发现技术、基于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联动的靶标-化合物互作研究技术、基于AI大数据分析和人源性类器官模型的化合物早期成药性评价技术等,着力提升我校在新药研发上游的集成创新能力。学院将积极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鼓励教师投身于新药研发前沿阵地,开展创新药物的研发攻坚,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药研发上游技术平台。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学院与国内顶尖高校药学院强强联合,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聚焦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挖掘与创新药物设计等方向,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已在抗癌天然药物研发取得阶段性突破;开展师生交流交换,选派优秀学子参与课题研究,促进学术思想碰撞融合,拓宽研究视野;学院与多家药企巨头深度合作,包括与恒瑞医药共建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与药明康德联合打造药学人才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涵盖药物合成、分析检测、临床研究全流程实习岗位,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药企、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融入全球药学创新网络。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复,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首批招生,两校已在校际层面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领域合作的备忘录,正式揭牌华科大-伯大药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院与马堡大学签署交流协议,深化多层次双向学生交流;加强中德天然药物国际合作,扎实推进两校中德科学中心科研合作项目,举办中-德天然产物前沿和创新论坛;开展与新加坡高校的学术和学生交流;出访英德,拓展校际合作广度和深度。
药学院将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为中心,在创新中国药的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向着建设国内一流药学院稳步迈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药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