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乘“巳”而上 共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华科大新闻中心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启新程。2月17日,华科大正式迎来2025春季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校总计开课458门、课堂956个,700余名教师、2万多名学子精神抖擞开启新学期第一课。全校师生踏上新征程。

 

 

教学楼人来人往,学子大步迈向新学期第一个“早八”。

 

 

这个寒假,你看了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吗?光看电影可不行,电影背后的知识点也得一一知晓。东九楼C301的“税制与税务”课堂上,管理学院张睿老师以该片为实际案例,为23级财务会计的同学们生动形象地讲解制作发行放映,以及后期版权等整个电影流程中涉及的税务知识,鼓励同学们学好税务知识,切实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活化石,方言在语言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东九楼B203教室里,人文学院高天俊老师带来了“汉语方言”的首讲,以“什么是方言”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方言作为语言变体的核心概念。他通过《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蝉”字在不同地域的古称、《说文解字》“聿”字的三地异称等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古代不同地域方言的丰富样态,带领同学们透过语言现象触摸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脉络。

 

 

红色的对联,浓郁的中国年味儿。在东九楼A307,德籍外教Katja(文佳佳)老师给德语2201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开学第一课。她用德语与同学们交流寒假期间的所见所闻,抓住春节的“余温”,细致讲解春节文化的德语表达与中德节日文化对比,引导同学们用德语讲中国故事。同学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其乐融融。

 

 

电磁场世界竟是如此奇妙。在东九楼D308,电信学院陈柯老师正在讲授的“微波技术基础”妙趣横生。他从“电”“磁”“波”“场”四个字的物理概念出发,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建立的历史,领略公式的神奇与美妙。

 

undefined

 

“什么是材料加工?”在东九教学楼D516,材料学院周何乐子老师为同学们讲授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加工工程”。课堂上,她用面粉和馒头为例,为同学们形象地介绍材料学和材料加工的区别,带领同学们一步步探究材料加工的奇妙世界。

 

 

如何给国际学生讲清楚理论力学?在东九楼A308,航空航天学院老师江雯正用她独特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带来“理论力学”课程。她用通俗、有趣的语言,结合学生文化背景,帮助机械学院国际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力学分析思维。学生纷纷表示,老师能把复杂的概念讲得看似简单又令人兴奋,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真正让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

 

 

在东十二楼302教室,结合近期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生命学院生物信息系薛宇老师带来“生物信息学”的第一课,为同学们揭开大模型的神秘面纱。从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到主流大模型的架构设计,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生物信息学的兴趣与热情。

 

 

“竞争激烈、进入门槛高,纪律严明、责任重大,组织性强、严肃审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西十二楼S503“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选拔”课堂上,公管学院公管2201班的同学们就“公务员职业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有哪些”展开热烈讨论。根据同学们回答的“初印象”,宋奇老师引导大家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从比较视野认识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从而深入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逻辑,掌握胜任公务员职业的能力素养,坚定“为民服务”的公仆之心和实践之行。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门课很有参与感,代入感很强,在大三下学期来学习感觉非常实用,对将来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医学院2号教学楼一大教室,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实验班全体学生,正在聆听第二临床学院孙旭芳老师讲授的“眼科学”第一课。她引用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那句充满敬畏的独白:“迄今为止,眼睛让我感到不寒而栗”。如今,她带领学子站在达尔文未能触及的科技高地上重新凝视这方“灵魂之窗”,看到的不仅是生命进化的史诗,更是人类以科学之光照亮黑暗的壮丽征程。

 

 

在东四楼212法学院CAI实验室,法学学子们聚精会神盯着的PPT内容却是理工科学子熟悉的数据课程。法学生也上数据课?是的,你没看错!这门名为“司法大数据前沿应用与实践”的课程,授课老师是法学院专职实验教师刘佳。近年来,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对复合型法治人才的需要,法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理、工、医等学科优势,开设了计算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等多个交叉学科专业方向,助力智慧司法发展。

 

 

乍暖还寒,清洁能源大楼S311教室内温暖如春。2024级研究生徐妍彦又回到了熟悉的教室,认真聆听中欧能源学院欧方教授Ian Forbes讲授“太阳能高阶I”。“Ian老师英语发音纯正,太阳能知识储备深厚,授课PPT精致严谨,我非常喜欢他的课。他以丰富的太阳能领域前沿视角和幽默的表达,点燃了课堂的热情。”Ian Forbes来自学院外方合作高校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自2011年起至今,一直坚持飞行授课,其和蔼温和的授课风格和纯正的英式英语深受同学们喜爱。

 

 

智慧教室配备的多功能一体机、多屏互动等先进教学设备,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构建起了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在西五楼智慧教室,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段爱媛老师正为交通2202班的同学们上新学期第一课,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串联起来。“运输组织学”是交通工程专业最不可或缺的一门课。课堂上,段爱媛通过多屏展示和实时互动,让讲解更加生动。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学生们操作普通车床进行金属切削加工,学习发光笔的设计与制作。

 

 

7个教学班级的200余名学生在游泳综合馆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堂体育课,体育学院游泳课程组的老师们悉心讲解游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同学们认真聆听,在练习中溅起一片片水花。虽然有些同学动作略显生疏,却丝毫不妨碍他们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自信。

 

晨读自习、年级大会、答疑解惑……即便是没有正式课程的第一天,大家依然忙碌。

 

 

图书馆里早已“热闹”起来。学子们埋头苦读,笔尖沙沙,键盘轻响,求知热情如春芽破土,静待绽放。图书馆的每一本书、每一页纸,都见证着学子们的成长与拼搏。

  

在新学期正式开始以前,师生就已经以各种形式阐释“学在华科大”。

 

 

对国家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的师生来说,新学期来得更早一些。2月12日,在中心B栋低温超导实验室内,刘向东老师正带领研究生紧张有序地开展航空超导重力梯度仪核心探头的研制与试验工作。作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航空资源勘查仪器,航空超导重力梯度仪具有突破传统重力测量的性能瓶颈,显著提升资源勘探的精度与深度的能力,将为小型矿体和深部矿体的高效探测提供革命性手段。这一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我国资源勘探能力跨越式发展,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湖溪河畔,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开展。2月16日,光电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唐明在韵苑12栋光电之家的户外广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Deepseek新浪潮下光电学子能做什么”。唐明在与同学们的互动过程中深入探讨了光电学子及光电学科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发展机遇,鼓励同学们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为推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开学第一课在户外开展,不仅让知识讨论突破了教室的边界,而且吸引了路过的学生、家长自发参与,充分展现了华科大自由而浓郁的学术氛围。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感慨,“开放包容、自由严谨,这才是好的学风,这才是好的大学”。

 

 

授班旗、授袍、重温医学生誓言……2月16日,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以“以奋斗作答 拼美好未来”为主题,为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他希望同学们努力成长为德医双修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任务顺利开展,全校多部门提前就位,开展各项检查,做好保障工作。

 

本科生院全面开展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推进学籍管理与国际化培养、加强教务系统压力测试工作。网信办提前对主校区及同济校区的443间公共教室进行教学设备全面检查检修,测试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各项功能,抽查公共教学楼内教室设备,对课程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运行。总务后勤处对公共教学楼开展全面卫生保洁,清洗补充教学用具,对空调、直饮水机、灯具、桌椅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增补和布置教学楼大厅与公共学习空间绿植,筹备开学主题活动,营造温馨的开学氛围。实设处在寒假期间对教学实验室进行专项抽查,重点检查实验设备管理、安全设施使用与维护等情况,并在开学前夕组织全校39个设有教学实验室的教学单位开展自查工作,全力确保教学实验室运转正常。

 

新学期,一幅崭新画卷在春的气息中徐徐展开,华科大又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乘“巳”而上,共启新程,愿每一位华科大人不负心中热爱,朝着目标进发,创造属于自己的灿烂芳华。

 

(图文由华科大新闻中心整理,本科生院、各单位,记者陶然、班倩提供素材。)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