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目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宣传部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 谢琳)近期,教育部公示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在校党委指导下,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校内各单位申报,经学校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遴选、湖北省教育厅推荐,我校7个思政工作项目入选,入选项目数量为历年最多。



校团委、集成电路学院牵头申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下‘全过程一立体化’中国‘芯’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该项目紧扣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战略需求,整合学校中国“芯”专业思政实践既有成果,围绕常态化建设、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创新构建“全过程-立体化”中国芯专业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以破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壁垒”,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思政实践育人新方案。


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申报的“与完美的自己和解”入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案例聚焦“五维育人”目标(症状缓解、认知重塑、哀伤处理、价值澄清、社会功能恢复),构建“评估-概念化-暴露-哀悼-行动”“五位一体”辅导框架,创新引入AI对话工具、网格化院系协同等实践模式,推动心理咨询从“病理干预”转向“资源激活”,助力学生成为自身心理问题的“治疗师”。


党委宣传部牵头申报的“塑造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育品牌”入选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案例围绕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从“用什么融入、怎样融入、融入何处”三个维度解答“故事思政课”的重要价值、课程内容及探索路径,总结归纳形成“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切实可行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建设方式。


基础与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牵头申报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共筑科技报国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入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案例提出要发挥大中小学“杨叔子”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开展与科学家的深度访谈、参与实验室的亲身实践、参加贯通大中小学的沉浸式思政课堂”这一联动体验课程为抓手,推动一体化部署、强化一体化协作、搭建一体化平台,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蕾主持的“与美同行·思政留声”辅导员工作室入选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其聚焦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的创新诉求,以“有声”的美育推动思政教育“润物无声”为理念,持续探索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让党的声音在学生心中“红色留声,文化留声,青年留声”,助力“创新型、职业型、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信息学院共同牵头申报的“追光逐梦”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入选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基地依托研究中心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势及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以光电学科为中心,深度融合科学家精神与科普教育,大中小学融会互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打造特色鲜明的教育实践平台。


我校还入选了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学校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守正创新、推动力量下沉,提出“学校-片区-楼栋”三级构建模式,努力建设“先锋型、学习型、平安型、美丽型、活力型”五型社区,着力打造“五融五型”的全场域、全天候、全覆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新模式。


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全面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思政资源,涵育出一批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有力促进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2018年至今,学校累计孵化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17项,获批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