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同济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06

来源:附属同济医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自2005年获评首批全国文明单位,连续6次复查合格,连续20年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医院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结合行业特色,多措并举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2025年5月,经学校党委批准,同济医院将所有党总支和党支部统一纳入分党委管理。至此,同济医院全面建成院党委-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四级组织架构。

 

近年来,同济医院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党业融合,在践行公益性、守护人民健康的征程中彰显政治担当,为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医院自1982年起一直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科务会制度、支部书记责任制和集体决策下党组织书记参与的科主任负责制,有效提升医院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深度联动,建设“党风清廉、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院党委书记为全院青年团员、青年职工、新职工开展多次授课,为青年人扣好“第一粒扣子”。定期开展“裘法祖医德风范奖”及“见义勇为同济人”评选,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文明新风。2020年院党委获“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4年7月,同济医院为3位在公共场合挺身而出、及时施救的职工举行“见义勇为同济人”颁奖仪式。

 

医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院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呼吸内科一支部“星火相传”、新生儿党支部“守护新生”、外科门诊支部“十心聚力”等系列品牌的推出,凸显党业融合特色,有效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2020年11月以来,全院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义诊、慰问、帮扶等特色活动1200多次,在锤炼党性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氛围。2024年,普通外科一党支部获评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2019博一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教育部会议作典型经验交流。

 

深耕文化内涵  提升职工文明素养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所有为医院发展倾注心血的同济人致敬!”5月14日,同济医院举行迁汉70周年表彰大会,为“迁汉特殊贡献奖”“杰出贡献奖”“从医从教50年、60年、70年”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奖。这是同济医院传承医者精神,以榜样力量凝聚奋进动能、弘扬医院文化的生动缩影。

 

2025年5月,同济医院召开迁汉70周年表彰大会。

 

今年是同济医院建院125周年暨迁汉70周年。医院通过讲述迁汉故事,将“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价值理念融入广大职工血脉,让医者仁心与家国情怀成为激励全体同济人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

 

2019年,医院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三院区同升国旗,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点燃爱国热情。2021年发布《承诺》MV,献礼建党百年。

 

2024年,医院组织纪念裘法祖院士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激励同济人传承大家风范,弘扬医者精神;出版《群医闪耀——迁汉人物志》,印刻同济人“艰苦创业 护佑生命”的铮铮誓言;举办“得心因手”当代医学摄影展,彰显同济人初心使命,传递医患温情;推出“了不起的毕业论文”医学人文AIGC演讲秀,以同济先辈传奇故事印证中国医学百年奋进。

 

医院常年开展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集体婚礼等活动,展示了同济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医院关心关爱员工,通过大病互助、困难慰问、组织疗休养、建立“青年之家”等举措,打造暖心同济。院史馆被武汉市文明办授牌“武汉文明空间”,成为传播文化、弘扬医者精神的重要场所。

 

践行公益使命  优化医疗服务品质


4月19日,全国40家医院、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接入“e联同济”平台。今后,这些医疗机构“圈内”的居民可提前30天预约同济专家号,还可通过医生申请转诊床位。这是同济医院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分级诊疗的一项创举。

 

医院坚持30余年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科室评比,持续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开展专项行动破解“看病烦看病难”。2024年,患者住院均次费用较2023年下降1600元,降幅6.38%。医院推出老年便利就医、刷脸支付、床旁自助结算等系列措施,把“以病人为中心”贯穿到医疗服务各环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积极组织对口帮扶,坚持开展巴东、长阳和信丰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20年来派出专家186名,2021年获评“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展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15批次,健康报以《健康服务送进“十万大山”》为题进行深入报道。积极参加“援疆”“援藏”,累计派出86人次。累计派出援外医疗队员166人次,1人获评“全国援外先进个人”。

 

同济医院累计派出15批国家巡回医疗队开展健康帮扶。

 

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医联体单位能力。先后托管6家医院,与35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建立62个专科、专病联盟。帮助文昌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甲评审,新洲航天城医院成为全国首家正式启用运行的“平战结合”三级综合医院。湖北省2022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步最快10家医院中,7家为同济医院医联体单位。组建同济医院医联体党建联盟,探索党业融合基层帮扶新模式。

 

2020年,同济医院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世卫组织高度肯定。同年,国家卫健委以同济医院为主体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中心常态化开展“织网计划”,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帮扶,已累计开展130余场。近10年,医院参与50余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选派专家参加军运会、马拉松等赛事保障工作。

 

同济医院扎实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工作。先后获批山西、襄阳、咸宁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济山西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甲评审,绩效考核排名提升130名,省内两地“区中”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医院还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为基础,大力推广“大专家小科普”理念,每年开展健康科普活动15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数达2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推进志愿工作  树立专业服务品牌


2025年2月,同济医院“图改人生”守护透析血管通路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这是同济医院以专业力量拓展志愿服务维度、彰显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生动实践。


同济医院“图改人生”守护透析血管通路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


医院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开展“门诊学雷锋”“爱心导医”等志愿服务。目前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166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10600小时。


定期举行义诊、健康宣教等公益活动,打造急诊科“第一现场救在身边”品牌。举办科普大赛,普及医学知识,传承医匠精神,点燃科普之光。医务社工服务年均病房探访量240余次,链接公益资源7个,年均救助金额16万元。


近三年,医院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银铜奖各1项、省级志愿服务大赛金奖4项、市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项等多项荣誉,2人获评武汉市“最美志愿者”。


弘扬立德树人  筑牢医学教育之魂


2023年初,第二临床学院2名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用无私的行动点亮希望之光,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爱的温暖,事迹被“学习强国”、央视新闻报道。这是同济医院立德树人、培育仁心医者,以青年担当诠释公益精神、彰显文明风尚的有力注脚。


医院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硕果累累。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各1人,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打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人卫社临床医学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和副主编人数全国第一。获批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住培工作得到国家级媒体高度关注和认可。


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学生34年来“长流水、不断线”到硚口站邻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共同打造“邻里同济‘医’路同行”品牌。


第二临床学院34年坚持与站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共同打造“邻里同济‘医’路同行”品牌。


近年来,陈孝平院士当选“荆楚最美教师”,马丁院士荣获首届、湖北省唯一“全国医务名匠”。《医学导论》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团队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聚焦科技人才  打造医学发展高地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创院考察科技创新工作。同济医院3项医工交叉原创性成果获总书记现场点赞。这是同济医院开展有组织有使命的科技创新,将前沿医学智慧转化为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传递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


同济医院全球首创“不开胸、不停跳”切除肥厚心肌技术。


医院自2012年起连续13年获批国自然基金超过100项,保持国内前列,2024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59项,科研总经费达4.41亿元;累计14项成果荣获国家“三大奖”二等奖。近两年以第一单位/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近3000篇,包含CNS三大刊、医学四大顶刊及子刊42篇。近两年年均投入人才和学科建设各项经费超6亿元,鼓励“揭榜挂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施“双百工程”,带动相关健康产业规模增长近1000亿元。


当前,医院已形成两院院士领衔,领军人才不断突破,青年拔尖人才稳定增长的人才梯队格局。2024年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位于湖北省榜首。


医心映初心,奋进启新程!附属同济医院将紧扣健康中国战略航向,赓续“格物穷理、同舟共济”的精神血脉,以人文关怀赋能医疗服务品质,用高尚医德滋养医者仁心,以优质文化培育卓越医疗人才,全力绘就新时代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画卷,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同济力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