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6月9日,我校新闻中心与学工部、校团委、校友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今年我校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亮点及重点进行介绍。学工部研工办副主任段政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校团委副书记王贝贝、校友办副主任王颖现场答记者问。发布会由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潇潇主持。

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潇潇:
欢迎各位媒体记者、老师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六月的华科大梧桐葱郁、青春激扬,在这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我们共同迎来2025届毕业生扬帆起航的重要时刻。今年,华科大将继续用心用情有力为学子做好毕业季全链条服务工作。为更好介绍学校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亮点及重点,今天我们举办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华中科技大学学工部研工办副主任段政,校团委副书记王贝贝,校友办副主任王颖。
首先有请段政副主任介绍毕业季活动的相关情况。
学工部研工办副主任段政: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聊聊2025届毕业生的“最后一课”。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同学们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浪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学校学工部特别策划了“扬帆远航”毕业生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接下来,我向大家重点介绍几个有特色的环节。
首先是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6月19日、20日,我们将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并对优秀毕业生和到西部艰苦地区、基层及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进行表彰。今年特别注重仪式感的营造,希望通过这场庄重的仪式,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四个服务”的使命,传承华科大“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典礼全程会通过学校官方视频号、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直播,记者朋友们可以提前关注直播预告,获取最新动态。
第二项是毕业生党员最后一次党课暨青马学校2025届学员结业仪式、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赴基层及重点单位工作毕业生出征仪式。今年我们继续深化“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校领导为毕业生党员代表上最后一堂党课。同时,毕业生党员代表、青马学员代表、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代表,以及即将奔赴西部、基层和重点单位的毕业生代表,还会现场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项是“校长面对面·我为母校献一策”座谈会暨韵苑学生活动中心启用仪式。新建成的韵苑学生活动中心将服务于韵苑片区1万7千余名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师生交流、育人工作提供平台空间。当天,校领导会和毕业生代表一起为韵苑学生活动中心揭幕,同时围绕“如何立报国志、做栋梁材”的主题,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这既是一场青春成长的对话,也是学校收集发展建议的好机会。
第四项是温馨的毕业会餐。为了让同学们离校前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特意在6月14日到15日组织毕业会餐,主校区、同济校区、网安基地校区均安排了会餐食堂,方便同学们就近参与。今年的会餐有两个特别的亮点:一是毕业餐券升级成了“种子卡”,寓意同学们的梦想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二是我们收到了扬州市政府的心意——全体毕业生都会收到一份扬州风味特色非遗美食。希望同学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带着母校的牵挂和社会的祝福,开启人生新旅程。
最后是毕业主题MV的发布。今年我们以2025届同学的成长故事为素材,制作了专属毕业歌曲和主题MV。视频里不仅有往昔校园生活的温馨画面,还有同学们的成长感悟、师长的殷切寄语,相信能让大家看后倍感亲切。目前MV已经进入后期剪辑,毕业典礼上会作为暖场视频首播,之后也会通过学校各媒体平台和大家见面。
除了学校层面的活动,各院系也会根据自身特色,组织拍摄毕业合影、视频,举办毕业晚会、歌会,还有“毕业杯”体育赛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谢谢!
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潇潇:
谢谢段政副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国日报记者:
除了以上活动,在毕业季校园氛围营造与优秀典型毕业生宣传等方面,学校还做了哪些工作?我们注意到南大门正在搭建毕业影像展,据了解这也是学校第二届毕业影像展,能否介绍下本次活动的亮点?
学工部研工办副主任段政:
学校通过主题横幅、毕业打卡背景板来营造温馨、感恩、奋进的毕业季氛围,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关怀与祝福。由来自超过30个学院的本硕博学生组成的6个大学生艺术团,带来了“同歌同行”毕业季系列汇报演出。此外,学校还将开展“逐梦新程·毕业Live影像展”、1037号夜市暨青春游园会、文创设计大赛等系列特色毕业季活动。学校还将通过各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展示我校优秀毕业生、优秀班级和寝室典型等,激励在校学生向榜样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南大门正在搭建的毕业影像展,是由我校和校友企业vivo联手打造的“逐梦新程·毕业Live影像展”。这个影像展由学校新闻中心牵头组织,学工部积极参与,也是我校将思政教育的榜样树立、学校品牌打造、校园新媒体建设融为一体的有益探索。着眼全校毕业生,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学工部筛选、推荐了近200个具有华科大特色标签的毕业生,汇成了该毕业影像展的79张照片。因此,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形式上,影像展活动是“学在华科大”品牌塑造的重要载体;内容上,我们希望用榜样力量来作为毕业活动宣传的重点,这也是学校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抓手。最终,我们希望广泛借助师生校友和各级媒体的力量,由点及面,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华科大已经连续多年举行毕业生党员最后一次党课暨青马学校学员结业仪式、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赴基层及重点单位工作毕业生出征仪式等活动。今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回信,勉励青年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请问华科大通过西部计划项目引导学生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服务有何典型做法?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学子和事迹?
校团委副书记王贝贝:
华中科技大学自2003年启动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以来,已连续22年选派870余名党员志愿者投身新疆、西藏、云南、贵州等西部基层,团队获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国家级荣誉,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项目团队之一。期间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带动全校形成“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浓厚氛围。我们的育人经验可概括为三方面: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锻造先锋队伍。我们坚持“党员优先、全员党员”原则,22年来所有志愿者均为中共党员,是全国唯一连续20年保持100%党员比例的高校。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例如,云南临沧分队党员志愿者牵头开展“见字如晤”书信交流活动,647封回信,746名师生参与,搭建起校地“连心桥”;贵州分队党员志愿者创新“云游华科大”项目,用AI技术让山区孩子“走进”大学校园。
二是深化思想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将支教团打造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广泛开展品牌活动,组建青年讲师团深入院系宣讲,原创微电影《向阳生长》全网播放量超百万。发挥文化浸润作用,联合校友企业vivo推出“逐梦新程”影像展,记录志愿者扎根基层的青春故事。树立鲜明价值导向,超90%志愿者毕业后选择基层就业,如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何南均博士毕业后任利川市文斗镇镇长,带领群众守护绿水青山;公卫学院安荣荣回到宁夏基层带领村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
三是完善培养体系,夯实保障根基。学校构建起“三全育人”机制,实施全链条培养,建立“行前思政课—服务中联络—返校后帮扶”贯通式培养,校领导每年带队赴服务地看望慰问志愿者。实行全方位保障,设立专项奖励金,落实一人一保险、健全校地联动保障机制。推行全过程管理,严把“入口关”(严格选拔标准)、“培养关”(纳入青马工程)、“出口关”(加强就业引导),连续7年获评全国优秀项目办。举办20年育人成果展,被《中国青年报》长篇报道。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化“校地合作+数字支教”模式。例如,2024届志愿者徐倩通过“云游华科大”项目,让山区孩子“云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届志愿者康康(化名)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深度诠释志愿精神。我们期待与媒体朋友们携手,持续讲好华科大青年“向西而行”的奋斗故事。
恳请媒体朋友们多关注、多传播,让更多人看见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星火之光,谢谢!
湖北日报记者:
又一届学子从华科大毕业,他们的身份也从在校生变为校友,请问学校在这个节点上有什么特别的工作安排,来践行学校一直倡导的“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
校友办副主任王颖: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校友,学校始终将校友视为“终身家人”,在毕业生离校的关键节点,我们围绕“身份衔接、情感联结、服务延伸”三大维度,精心设计了“迎接新校友”系列活动,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校友”的角色转变,让“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是搭建“身份衔接”桥梁,让校友归属感“零距离”。通过“年级理事聘任制”,百位毕业生代表将担任首批年级理事,承担联络同窗、策划秩年返校活动等职责,离校即刻融入校友网络。同时,联动全球地方校友会开展“小爱筑大家”迎新活动,邀请职场前辈分享经验,帮助新校友快速适应社会,形成“在校有导师、毕业有学长”的终身支持体系。
二是打造“情感联结”载体,让校园记忆“永久保鲜”。推出“光阴的故事”青春档案项目,整合图书馆借阅记录、食堂消费轨迹等个性化数据,生成专属“青春盲盒”,让数据转化为温暖的集体记忆。同步启动“定格华科大时光”影像征集,通过公众号连载“我的华科大瞬间”系列故事,让个体回忆汇聚成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三是延伸“终身服务”链条,让校友发展“有靠山”。依托“华科大校友”微信小程序,提供电子校友卡、返校预约、涉校服务等一站式功能。毕业生可一键加入遍布全球的地方校友组织,涵盖院系、行业、兴趣等多元领域,并享受创新创业孵化、职业发展咨询等专属权益。今年毕业季,校友企业vivo连续两年支持我校毕业生影像展,用科技手段为毕业生留下难忘回忆,这既是校友反哺母校的缩影,也是“校友文化生态圈”的生动注脚。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让每位华科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母校的温度,也让“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潇潇: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让我们共同沉浸式感受到了华科大精心设计的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其中既有“强国有我”的青春宣言,又有“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的叮嘱,更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传承,以及校友力量跨越山海的薪火相续。
华科大将用最鲜活的故事、最真挚的情感,为社会揭开毕业季背后的“精神密码”,讲述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的精彩细节。更要感谢现场的媒体朋友以镜头为笔、以文字为墨,将这份属于华科大的青春记忆传递给更多人。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华科大的校园将持续绽放属于2025届毕业生的璀璨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一起用镜头记录更多温暖瞬间,用文字传递更多青春力量——这,或许就是对毕业生教育活动最好的注解。
今天,2025年高考即将结束,欢迎大家将今天发布会的内容传播到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谢谢大家!
(图/记者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