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喻家山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在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汪伟颋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雨欣)11月11日至12日,首届喻家山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召开。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媒体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新媒体语言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



会议聚焦“新媒体语言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就媒介更新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关系、新媒体语言的创新与演变、新媒体语言的传播与价值、新媒体语言文化建设与网络语言生活治理、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文化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以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百余名师生在线上听会、讨论。


11月11日上午,论坛开幕。开幕式由我校人文学院陈禹副教授主持,我校人文学院教授谢晓明介绍了与会专家与领导,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我校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刘婵娟参加开幕式。


我校人文学院院长刘久明介绍了人文学院发展概况,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与学术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希望大家进行深入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本届“喻家山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共设四场大会报告,两场分组报告。


第一场大会报告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宋晖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作题为“概念、目标、问题、方法:‘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的重新思考”的报告;东华大学李凌燕教授在报告《新媒体互动话语的情感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中揭示了新媒体互动话语情感传播的心理学动因和社会学动因;温州大学王建华教授的报告《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与使用——一项基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使用频度及其对流行语演变趋势的看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汪磊教授在《关于“村BA、村超”生成与传播现象的思考》的报告中提出了新表达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宏观政策、微观举措以及新媒体传播。


第二场大会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刘云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在《语义的“异态”演变与当代汉语的“间接性”互动交际》的报告中结合大量案例说明当代汉语构式演变的“异态性”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徐默凡副教授在报告《网络语言的修辞创新及其动因》中介绍了网络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修辞创新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南京师范大学梁丹丹教授在报告《汉语儿童阅读能力评测系统的建构》中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构建的汉语儿童阅读能力评测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吉林大学秦曰龙教授在《孙常徐<吉林省方言集录>考述》的报告中介绍了使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吉林省方言进行田野调查的第一份文献。


第三场大会报告由湖南师范大学曾常红副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在报告《语言技术与语言媒体》中阐明了语言技术、语言媒体之间的关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袁伟研究员在《关于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文字法制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中阐述了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文字立法的迫切需求;浙江科技学院胡云晚教授在《规约与平衡:网络语言生态中新称谓词语如何演化》的报告中构建了网络语言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作用机制;湖南工商大学谢亚军教授在《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多模态意义构建与传播路径》的报告中呈现了推动城市形象的构建与对外传播新路径。


第四场大会报告由武汉大学王宇波副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邓云华教授在《基于BERTopic模型的中国儒道思想主题聚焦与国别区域的关联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推广中国儒道思想文化的建议;中央民族大学曾立英教授在《基于近十年微博语料的类词缀构词的变化》的报告中提出了类词缀构成新词的活跃度的概念及其构成新词变化的展望和建议;中南大学白寅教授在《视听语言的日常表达与意义理解》的报告中探析了传统文字语言和视听语言的差异与联系;我校谢晓明教授在《语言与媒介互动视阈下当代汉语创新演变研究》的报告中探讨了当代汉语创新和新媒介发展的动态交互作用。


在分组报告中,30余位学者分成两组,分别就新媒体语言风格与特征、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文字应用、网络语用形象、虚拟语言景观、新词语义推理、网络语言特区理论建构、网络空间语言伦理规范等内容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代表们各抒己见,场内讨论热烈,氛围活跃。


闭幕式由中南大学贺天琪老师主持。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新媒体语言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白寅教授在致辞中对我校人文学院的支持及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对会议取得的成果表示欣喜。据悉,下届会议拟于2024年暑期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举办。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