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晨兴)1月10日,由新闻学院主办的融媒体时代有声语言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耀参加活动。开幕式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金凌志主持。
张耀指出,有声语言艺术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关乎传媒作品的创作质量和传播效果。如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社会需求、人民满意的有声语言艺术人才,成为教育领域和传媒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声语言艺术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守正创新,勇担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声音,不断开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学院院长张明新表示,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演进深刻影响着大众传媒的业态与生态。符合中国文化社会语境与传播现实需要、以研究播音主持理论、培养播音主持人才为核心任务的中国播音学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希望与会专家为有声语言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喻传新声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团队成立仪式在会上举行。张耀为团队成员代表授旗,湖北省总工会原二级巡视员、宣教部原部长王华虎为团队成员代表授牌。
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晓华教授解读了高校新闻院系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专业定位并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指导意见。他强调,播音主持专业作为应用型的本科专业,应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调整目标定位,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剧协会顾问沈承宙分析了朗诵艺术家姚锡娟老师的“八字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鄢继烈强调了“情感体验、情感激发、情感表达”在有声语言艺术中的重要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周帆强调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责任包括“守住不惑的底线”“增强免疫”“巩固推广主流审美”。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柳棣希望高校专家学者要编著系统的专业教材,把艺术语言的表达规律进行理论化、系统化整理。湖北广播电视台编委会委员石青从音韵学角度分析了平仄韵脚在朗诵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并现场示范了吟诵、朗诵等多种艺术语言表达样式。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强海峰强调,要通过选好苗子、突出特色,牢牢抓培养有声语言传播优秀人才这个核心。王华虎结合案例,指出意识形态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李煜教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首席出镜记者郑连凯,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武学军教授,天津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刘宇,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李鑫,喻传新声团队发起人、新闻学院龚超副教授分别提交了书面交流报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当前有声语言艺术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优化有声语言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应用场景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新闻学院主办,1037文化创意传播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传媒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长江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武汉市歌剧舞剧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