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起航)7月6日至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进展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20余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及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央统战部二局、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民宗委、南京市民宗局的有关领导,以及东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铸牢基地和相关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我校副校长许晓东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家何士青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理事、基地办公室主任滕锐研究员受邀参加会议并作发言。
本次年会设置了主旨报告、大会发言和分论坛三个环节。多位领导和专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增进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合作。
在主旨报告环节,许晓东作了题为《民族自治地方数字社会治理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阐述了数字公共治理的内涵与机理,阐释了以服务我国民族工作为目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为基础所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据库系统”及相应的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报告指出,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状态数据,设计针对性的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和检测模型,构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评估提供数据资源和决策支持,在数字中国视域下以公共数据治理赋能各级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决策。
在分论坛环节,何士青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法理意涵、价值目标与法治保障》为题发言,并担任第二分论坛评议人。她谈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应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文化认同、实现发展共享、推进良法善治等方面综合发力。
滕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为题作发言,并担任第三分论坛主持人。他指出,文化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蕴藏着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共同情感与共同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够凝聚各个民族的共同力量,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保护范围与相应责任,完善相关立法。
据悉,此次年会由本次会议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主办,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办。全国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相关高校大力支持举办,60位领导和专家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