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课题组阐释血清双酚A浓度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史梦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双酚A是全球产量最高的工业化学品之一,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暴露于双酚A。既往研究表明双酚A暴露可能与高血压相关,但大多数为横断面研究,且结论尚不一致。对于二者的关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课题组基于上述背景,在东风-同济队列人群中前瞻性地探索血清双酚A水平与高血压发生和血压变化量的关联,为双酚A的健康危害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研究结果刊登于《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年6月刊。

 

基于东风-同济队列的一项糖尿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年龄(±5岁)和性别1∶1匹配纳入995对共1 990名研究对象],排除2008年基线时887名高血压患者以及2013年随访时23名血压数据缺失者,最终1 080名研究对象纳入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流行病学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血清双酚A浓度。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的判断标准包括:(1)研究对象自我报告医生诊断高血压;(2)血压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3)使用降压药物。统计学分析中,由于双酚A呈正偏态分布,对其进行以自然对数(ln)为底的转换;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双酚A水平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双酚A水平与基线和随访血压变化值的关联。校正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育锻炼、高血压家族史、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腰围、基线高血压前期(logistic回归时校正)、使用降压药(线性回归时校正)。

 

1080名研究对象随访时新发高血压477人(44.2%),其基线平均年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和eGF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饮酒状况、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前期人数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新发病例组基线双酚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总人群、对照组和新发病例组中,双酚A浓度在≥60岁组中高于<60岁的人群,在男性中高于女性(P<0.05);在总人群和对照组中,现在吸烟和eGFR<90 mL·(min·1.73m2)-1的研究对象双酚A水平更高(P<0.05);在总人群和新发病例组人群中,没有中心性肥胖的人群双酚A水平高于中心性肥胖人群(P<0.05);仅在总人群中观察到现在饮酒人群双酚A水平高于不饮酒/戒酒人群(P<0.05)。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充分校正协变量后,双酚A水平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高血压发生风险的OR(95%CI)值为1.12(1.02~1.22),此外,相比第一分位组,第二和第三分位组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9%(95%CI:1.01~1.91)和40%(95%CI:1.02~1.93)。



双酚A的三分位组水平分别为<1.87、1.87~4.54、>4.54 μg·L−1,各组人数分别为142、164和171。模型1校正年龄和性别;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进一步校正文化程度、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育锻炼、腰围、高血压家族史和eGFR;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进一步校正基线高血压前期。血清双酚A浓度以自然对数转换(ln)后的值带入模型。*:P<0.05。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充分校正协变量后,双酚A水平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量分别增加1.88(95%CI:1.08~2.69)mmHg和1.14(95%CI:0.68~1.61)mmHg;同时,相较于第一分位组,第二与第三分位组收缩压变化量分别增加5.91(95%CI:3.06~8.76)mmHg和5.71(95%CI:2.82~8.59)mmHg,舒张压变化量分别增加3.09(95%CI:1.44~4.75)mmHg和2.89(95%CI:1.22~4.57)mmHg,所有P趋势<0.001。



血清双酚A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不吸烟/戒烟、不饮酒/戒酒、无高血压家族史、有体育锻炼和基线高血压前期的人群中发现血清双酚A水平与高血压存在正向关联(所有P趋势<0.05),但未发现分层变量与双酚A水平对高血压发生存在交互作用(所有P交互≥0.05)。



本研究基于东风-同济队列人群,通过检测基线血清双酚A水平前瞻性地探究其与高血压发生风险及基线和随访血压变化的关联,发现血清双酚A水平与高血压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与血压改变量也存在正向关联。研究表明双酚A与高血压发生存在正向关联,为双酚A的健康危害提供了流行病学证据。研究结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行验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究二者关联的潜在分子机制。


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为通信作者,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官佑兵为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jeom.org/cn/article/doi/10.11836/JEOM23353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