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从中寻找防病治病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不仅包括天然产物的发现,还需深入探究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分支之一。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我校面向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注重理论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课主要围绕各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与鉴别、提取与分离、重要的化学反应、波谱特征与结构鉴定展开教学,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为主,老师进行适当讲解并随时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负责人及团队介绍

张勇慧为华中科技大学首批“本科课程责任教授”,曾获“三育人奖”“最受欢迎的本科生导师”等,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主讲教师,是人卫版《天然药物化学》《高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主编等。他承担了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改革,全面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理论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责任教授团队本课程现有教师13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成员长期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尤其在华中地区药用植物及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在复杂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及活性研究、微量天然产物活性筛选及作用靶点确证、活性化合物深入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有教师均参加《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与实践指导,师生比约为1:8,教学效果考核均为优良。2020年《天然药物化学》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团队获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李书明教授每年为本科生做学术讲座,将国内外的先进的天然药物化学最新教学科研成果与本科生分享,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建设理念与举措
天然药物化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组建后最早设立的骨干课程之一,已有近50年的历史。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不断的改善。课程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对每章节内容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贯穿和整合,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理解和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与创新药物研究紧密相连,结合创新药物研究的各个关键环节,设立讲座式讲学,开设专题讲座,将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用具体事例讲解,加深学生印象,使知识掌握牢固。
课程建有一整套完整的教材体系,主编了科学出版社《天然药物化学》(案例版),副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七、八版(人卫出版社)及更早版本(其中第四版获优秀教材三等奖(副主编)),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本课程于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于2013年升级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天然药物化学》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具备完善的线上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学生在线测试系统、课外专题讲座资源库等。
课程建设及推广应用效果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我校获批“国家药学特色专业”(2009年)、“湖北省中药学品牌专业”(2008年)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多项表彰或荣誉称号:同济医科大学校级一类课程(1998)、华中科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4)、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5)、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9)、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22)。在最近一次学生评价中,本课程各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分和学生评教得分均在94分以上,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