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外代表委员在2025年武汉市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5.01.14

来源:统战部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1月7日至11日,武汉市两会召开。会议期间,我校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体会、发表感言。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省委会副主委、市委会主委,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教授: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顶住压力、真抓实干、砥砺前行,GDP增长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副省级城市前列,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的成绩。作为武汉市政协委员,同时作为一名医学教育者,生命健康领域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细胞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生命健康领域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建议我市抢抓细胞产业发展机遇,集聚成势、聚链成谷,加快打造武汉“细胞谷”产业示范区。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无党派人士,市知联会理事、校知联会理事,建规学院院长谭刚毅教授:过去一年,武汉市发展成绩取得不易,极不平凡。人大会议期间我提交了三份建议,包括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的交通秩序、区域发展的空间环境改善等,同时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强调科技创新、国际化枢纽城市的打造等都与武汉三大优势转化相关。建议市政府从顶层设计、机制政策上能够促进科研、教育、人才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存量建设时期和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引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通过“产学研”抱团出海,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国际化程度,建设离岸科创中心,支持留学生的招生,扩大海外朋友圈。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委员、学校委员会委员,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董凌莉:2025年武汉市两会,是一次汇聚民智、共谋发展的盛会。会上,代表们积极发言,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特别关注的是妇女儿童、医疗领域,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充分讨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将奋发有为,勇担重任,以实际行动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巾帼之力。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原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会原副主委、市委会原主委,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侯晓华: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紧跟新时代要求,做共产党的好帮手,在平时各项工作中,我们将聚焦发展所需,关切民生所系,认真履职建言,积极出谋献策,聚焦推动“三个优势转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九三学社学校委员会主委,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毛靖:我先后作为四届市政协常委和委员荣幸地亲历四次大会并参政议政。这次我结合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武汉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市智慧医疗建设的建议》等2项提案,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共享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完善服务体系、推行数字健康、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系统方案,得到大会秘书处采纳,受到与会委员和代表们广泛称赞,我将继续努力为智慧医疗与服务以及提高市民健康满意度作出积极贡献。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常委、学校委员会副主委,基础医学院院长史岸冰教授:在2025年武汉市两会召开之际,我依然关注人才引进和人才待遇这一主题。建议武汉市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如提供高额科研启动资金、优化青年人才落户流程。同时,建议市级机构和相关企业拓展思路,搭建更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让人才在武汉安心扎根。期望通过这些举措,吸引各方英才,为武汉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2024年,武汉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5%以上的GDP增长率。今年我的提案重点关注长江航道绿色燃料贸易枢纽建设。目前,航运业正加速布局液化天然气(LNG)、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绿氨等绿色航运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武汉是长江航运核心枢纽城市,水运条件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建议紧抓航运领域绿色燃料发展新机遇,抢占绿色燃料产业链优势地位,把武汉建设成为长江航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绿色燃料交易中心和绿色燃料认证服务中心。在市长与政协委员协商座谈会上,我就此主题作了专题发言。


市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委员、市委会常委、学校委员会委员,物理学院教授兰鹏飞:我认真学习了政协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报告多次提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着力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结合本职工作,我提出了《发挥武汉市激光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的提案,并在联组讨论中发言。在小组讨论中,我还就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市政协委员、民进学校委员会委员、公管学院教授毛子骏: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提出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我结合自己的研究,紧扣数字化和老龄化交汇形成的新时代特征,在市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上汇报《关于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适老化协同发展的建议》,获得主要领导的肯定与回应。聚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人民之路,在联组讨论时向市领导汇报《关于在全市推广“亲情车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获得分管市领导的肯定、回应并获邀参与武汉市相关工作研究。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学校委员会主委、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徐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量子科技”,为加快推动武汉市量子科技高质量发展,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针对基础研究、量子器件研发、量子产品推广等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支持、激励和考核政策;二是完善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共享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量子科技全链条协作创新,提升协同攻关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光量子、精密测量相关量子器件,推动量子器件与武汉市传统优势产业融合,早日实现量子科技企业正盈利,通过“量子+”的方式助力量子产业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