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颍佳 田春雨)5月23日至26日,第六届亚洲激光诱导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8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41家企业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亚洲地区的LIBS技术发展,促进LIBS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构建LIBS技术与光电产业间的桥梁与纽带。
本家研讨会由我校软件学院、亚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LIBS专委会、湖北省激光学会联合主办,武汉华创智联光电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上,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士贤对国内外来宾表达了热烈欢迎,希望本次会议的举办能为激光光谱技术的发展、为区域乃至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亚洲智慧和亚洲力量。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培祥教授在致辞中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问候,并向所有一直以来支持光电科学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大会主席、软件学院院长助理郭连波教授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并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

大会报告环节,7名LIBS领域知名专家作报告。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做题为“激光-太赫兹-AI技术赋能科技现代化,从激光致声等离子体效应谈起”的报告,分享了激光、太赫兹波及AI技术对如今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日本德岛大学Yoshihiro Deguchi教授做题为“LIBS在工业过程在线监测和2D/3D映射中的应用”的报告,分享了LIBS在工业在线监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清华大学王哲教授做题为“LIBS的精确量化:理论、方法和应用”的报告,分享了其在LIBS精确定量化检测的丰富经验与最新成果。上海交通大学俞进教授做了题为“LIBS与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示例”的大会报告,展示了LIBS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最新科研进展。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Sungho Jeong教授做了题为“飞秒LIBS用于多层薄膜高分辨率激光图案化过程中的界面检测”的大会报告,讲述了飞秒LIBS在界面检测中的应用成果。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做了题为“激光汤姆孙散射光谱技术表征激光烧蚀等离子体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分享了激光汤姆孙散射光谱技术在激光烧蚀等离子体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巴基斯坦真纳大学Muhammad Aslam Baig教授线上做了题为“LIBS中的信号增强技术”的大会报告,分享其在LIBS信号增强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共计76个报告,除大会报告外还有35个邀请报告和34个口头报告,涵盖激光烧蚀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物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诊断和光谱学、新型LIBS仪器与技术、新型LIBS检测与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LIBS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LIBS技术应用和其他分析技术等方向。大会从34个口头报告中评选出6个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从82篇墙报中评选出9张优秀墙报。

与会学者围绕LIBS技术前沿理论突破、创新应用实践与产业化路径探索这三大核心维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他们通过主题报告、墙报展示、自由讨论等形式,分享了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在学术争鸣中催生创新理念,在实践对话中发掘合作机遇。会议期间提出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为LIBS的范式革新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系列会议的持续举办,将持续促进亚洲地区LIBS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LIBS技术“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会议期间,郭连波主持召开了亚洲LIBS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会议,制定了委员会近期工作计划,确定了第七届亚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学术研讨会将于2027年在韩国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