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个、2个、3个、4个、5个!快看,快看!5个女生!”一个多月前,走在国防生军训方阵中的大一新生陈菁,18年来第一次被路人猎奇般地围观。
自2000年我校开始招收国防生起,由于招生院系多集中于工科、女生指标少等原因,每年国防生队伍中的“娘子军”都屈指可数。现如今,国防生大队共有12个女生,分布于4个年级、9个院系。女国防生这个小群体,俨然成为不少人眼中的“神秘之师”。事实上,她们跟男国防生接受同等的军事化训练,在各方面的表现堪称巾帼不让须眉。
陈菁,这个成长在北京军人家庭的湖北籍女孩,今年被我校机械学院机制专业提前批次录取,和其他4个女孩一起,成为我校国防生大队11连134名国防生中的一员。记者面前的她,身高160、体形娇小,一身小女生打扮,举手投足间却散发着一股英气。
第一次接过蓝白相间的崭新军装,陈菁迫不及待地回到寝室将它换上。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后,她用手机自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妈妈。“我觉得我穿军装特漂亮!”陈菁兴奋地说。
短暂的兴奋过后,是魔鬼般的军训。每天早上6点20集合,晚上加练到9点40。
4、5天后,陈菁累积的疲劳和伤痛爆发了,全身钻心地疼。晚上跟父母打电话聊天时,讲到白天的训练和自己的身体,她差点掉了眼泪。“每次快哭出来的时候我都找借口挂掉电话,不想让爸爸妈妈担心。”
挂掉电话,陈菁咬咬牙,忍住了就要落下的泪,默默坚持着,终于度过了最艰辛的两天瓶颈期。突破训练瓶颈后,她的身心状态都渐入佳境。如今,她每天都能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早训,从不掉队。
国防11连连长、大一新生王新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可是把她们(5个女国防生)像宝贝一样捧着,她们请假都比我们容易得多。”
陈菁立马驳斥了王新的说法,她表示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从未请过假。除此之外,她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防生大队的各种活动。抱着尝试的心态,她在今年的兼干(学生兼职干部)竞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防11连的副指导员。国防生辅导员陈世英告诉记者:“陈菁是这些年来第一个担任国防生兼干的女生,她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大家对她心服口服。”
“别看陈菁个子小,她气场可是很强大的!”王新说。
在九月底的十二校联合阅兵中,当陈菁所在的国防生持枪方阵走过看台,台上如潮的掌声和叫好声让她对国防生大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达到了顶峰。提起未来,陈菁斩钉截铁:“我想当女将军!”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国防生不只陈菁一个。计算机学院的邓婉是大四唯一的女国防生,抱着将来为祖国守卫蓝色国土的梦想,她在训练和实习中不断砥砺自我,多方面表现不输男生。
在校期间,邓婉随国防生大队参加各项训练。除队列练习、战术练习之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许多人面临的严峻考验,高空作业正是其中一项。第一次站上高台,邓婉便摆脱了恐高心理,很快进入状态,比许多男生表现得都要出色。
今年暑假,我校国防生首次去南海西沙群岛实习,邓婉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位。那次出海之行,拉近了邓婉与大海的距离,也更加坚定了她投身海防的梦想。
得知自己获得出海的资格时,邓婉既兴奋又紧张。真正登上军舰的那一刻,邓婉的心踏实了。微薄的晨曦中,军舰驶离港口。邓婉在心里默念:“大海,我来了!”
军舰刚驶入浅海,邓婉便开始暗暗激动起来。渐渐地,军舰由浅海驶入深海,海水的颜色由浅绿变为深蓝。“大海的广阔与神奇,真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美丽!”谈及出海的经历,邓婉的眼里放着光。
如今,身边的同学忙着考研、出国、找工作,邓婉一如往昔地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对于全体国防生统一分配的现状,她笑着说:“我绝对服从组织的安排,无论何时何地何军种,都会努力为祖国国防做贡献,但永远不会放弃心中的蓝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