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7时30分,载有05级辅导员罗强和四十多名志愿者的汽车缓缓驶出校园,开始我们的支教之旅。而此时我的心也像微风吹过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我是第一次参加类似活动,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也不知道那里的条件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一大群小孩子。我转过头,扫视了一下了四周,发现同伴们有的在猜想着那里的情况,有的在商量该教他们些什么,还有的经不住汽车的颠簸,正无精打采地趴在汽车的靠背上。
约摸走了两个小时,汽车偏离了主干道,拐进了旁边一条窄小的叉道。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枝条好像缺乏管束,伸的老长。当我们的汽车驶过时,树枝不时地扫过车顶和车窗。吓的坐在窗边的连连缩身。终于,汽车在一座小土岗下面停下来,然而,我的眼前并没有出现什么建筑物,问一下负责人,才知道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学校。
我提着一袋书,跟在队伍后面。翻过土岗,大约走了五六十米,有一所古老的房子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估计是人民公社时村委会遗留下来的财产。那青灰色的砖墙和暗灰色的瓦屋面以及朽烂的椽头,诉说着它的沧桑历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黄陂区蔡店乡马鞍村彭城小学。
走进校园,里面有一块不大的空地,空地两边各有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其中一个的篮板已化为尘土,另一个也没了篮圈,只剩下几片破木板——这就是他们的操场了。里边有座不算太旧的两层小楼,是集资建起来的。几十张破旧的课桌,几十把吱呀作响的凳子,一块在墙壁上漆出的黑板,就是一个教室的全部摆设了,没有电,也没有水。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旁边,里边也就是几张破旧的桌子,其他什么也没有。学校里没有图书角,也没有体育用品,没有音乐,体育,美术课,也没有课外活动。他们是那么渴望这一切。看着学生快乐地玩着我们带去的篮球,急不可耐地在我们带去的图书中搜寻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新奇事物的向往。
孩子们的思想是那么的单纯,却又是那么的容易满足。我教的是那个班是三年级,当我问及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的时候,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他要当一名科学家,有的想当歌星,还有的说,长大后要像我们一样做一名大学生,助人为乐。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在心里笑开了。他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憧憬外面陌生的世界,可是他们不知道,陌生也同样充满了艰辛。毕竟他们现在还很小,单纯也许可以促进他们“好好学习 勤奋向上”,我只能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并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祝愿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
下午离别的时候,有个小同学问我什么时候还会再来。望着他那渴求的眼神,我语塞了。此行,我们带给了他什么,一个本子?一支笔?抑或外面精彩的世界?好一会儿,我才说出话来,告诉他,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带着感慨,我登上了返校的汽车...... (机械学院
屈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