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教授徐涛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发布时间:2006.05.05

来源:生命学院 编辑:周栋梁 浏览次数:

徐涛教授近照 本网资料图片

    新闻网讯 (通讯员 聂清斌 报道)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作出决定,授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10名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我校生命学院教授徐涛喜获殊荣。

    徐涛 男,汉族,1970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从1988年到1997年,徐涛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他受邀到世界著名的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在导师Erwin Neher教授(1991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徐涛又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继续深造,其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Bertil Hille教授。严格和丰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徐涛系统地掌握了多学科知识,成长为一位擅长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工作者。Erwin Neher教授在给徐涛的推荐信中写道:徐涛在国际性的前沿研究工作中,思路创新,是过去25年中在其实验室工作过的最好的2-3人之一。他在2001年接受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徐涛,赞扬他:“工作成绩突出”,并于2002年专程访问了徐涛的实验室。

  1999年10月11日,徐涛收到了一封来自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信。在时任华中科技大学的周济校长和其他校领导的感召下,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因为他知道,中国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需要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工作者,而飞速发展的祖国也为自己的科研事业提供了最好的舞台。2000年6月,徐涛回国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在当时,他是国内招聘少数几位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过多篇论文后回国的学者之一。时年仅30岁的徐涛被华中科大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迅速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细胞膜转运和胞吐的研究基地,其中细胞膜电容检测技术平台、光解钙离子释放技术、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技术平台等都具有领先水平。徐涛还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相继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973等多项项目。

  2003年,由于突出的科研成就,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他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入选“百人计划”,并兼任该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此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10名青年分别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部政治委员丁晓兵,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马头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花二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涛,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公司齿轮加工组组长徐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 

    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张金,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艺术总监邰丽华, 

    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萨罕乡副乡长吾斯曼江•司马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连长高晓飞。  

    据悉,1997年首次颁授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至今已历经10届。设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目的在于树立和宣传青年中的重大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健康成长。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要求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广泛深入地宣传丁晓兵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以“爱国、奋进、创新、奉献”为内涵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精神,在全国广大团员青年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凝聚青年,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的志向和追求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关报道:

    徐涛:解读生命奥秘的青年科学家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