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1+4畅语人生”帮助学生扣好第一颗扣子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管理学院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 通讯员 王萌 桂云凤


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近年来,院党委针对本科生开设专属“1+4畅语人生”携同成长活动,打造“1个教师党员+4个大一学生”的组合配置,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结合专业知识规划、心理健康咨询、学习经验交流等多方经验,有助学生发展成长。


全面覆盖有广度


大一年级各班每月开展“1+4”谈心谈话,让同学们在课堂之余与感兴趣的教师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学生在加强思想认识的同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方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学院7个专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我们的专业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本科毕业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将来可以从事哪方面工作?”“怎么样算是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样深刻的谈心谈话发生在管理学院每一个大一学生身上。学院以“1+4畅语人生”谈心谈话为载体,打造“1个教师党员+4个新生”的组合配置,让教师与学生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学业导航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开展深入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管理学院自2016年开始推行“1+4畅语人生”,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6年。本年度,管理学院已有教师党员61人次、学生254余人次参与“1+4畅语人生”谈心谈话,覆盖21级本科生100%。


四维教育有深度


“畅语人生”谈心谈话内容具体包含理想信念教育、学业导航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四个维度。



理想信念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会计系郭炜教授和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马辉民副教授让学生们备受教育。郭炜教授和马辉民副教授叮嘱同学们“当代大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真正的大学生要做到主动学习,练好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学业导航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助力青春飞扬,增长本领积蓄青春能量。工商管理系廖建桥教授对同学们说,“行行出状元,无论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都要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在自己的领域内闯出一番天地。每个专业都有它的优势和亮点,大家要靠自身的努力去挖掘,深入的了解它。”


职业启蒙教育旨在鼓励同学们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激扬青春梦,勇担历史使命。工商管理系常亚平教授针对中国就业竞争激烈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局势分析和经典案例提出建议和指导。指明短期、长期目标的制定方法,强调“同学们应克制短期欲望,指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实现长期目标。”财务金融系薛明皋教授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企业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需求出发,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进行了精彩全面的讲述,给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指导。


人文素养教育旨在加强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财政金融管理系罗光教授提醒同学们,“上了大学就要适应与高中不同的生活节奏,要学会学习,积极生活,保持健康心态”。生产运作与物流管理系祁超教授认为:同学们只有客观地认识自我,准确地定位自我,深刻地把握自我,才能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好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关系,处理好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落的关系。


师生共进有温度


“1+4畅语人生”给同学和教师们都带来了许多收获与启示。通过面对面的问答和谈心,同学们能够逐一解除心中困惑,教师也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和性格态度,这加深了师生间互动,为以后学习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同学们纷纷表示:“大一本来比较迷茫,跟老师深入谈心之后发现竞争很激烈,可做的事情很多,要利用平台、早做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要开阔视野、格物致知。”“我认为老师说的需尽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兼顾学习生活,这一观点非常很有用处,我也在默默订立目标方向。”“不仅如此,通过跟专业老师的交流,让我自己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目标。”


参与“1+4畅语人生”的教师党员们也纷纷表示“通过与学生们谈心谈话受到了‘自育’”,一是让自己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二是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感;三是认识到共情的重要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教育方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