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会实践】经济学子奔赴多地调研乡村振兴特色工作
发布时间:2023.07.14

来源:经济学院 编辑:史梦诗 浏览次数:

6月至7月,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多地开展调研活动,取得了丰富成果。



6月24日至30日,由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班的9名同学组成的“让一产‘接二连三’,助经济兴旺发达”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长阳古县。在县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汪应文的介绍下,实践队深入探访了长阳县渔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实践队通过对数据与访谈资料的分析,对长阳县三产融合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即长阳的新渔业将与二产三产相融合,走向特色与高端,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6月24日,实践队来到长阳县农业局。汪应文介绍,长阳县在90年代两座江上大坝建成后,依托本地江水水质清、水温低的特点,发展了可观的网箱养殖渔业。然而,长久的养殖与捕捞客观上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2017年发布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首次提出宏观层面的大保护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实施,明确要求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新时期长江保护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渔民们一部分上岸发展了新兴的设施农业,转向“名特优”鱼类生产,长阳渔业必将走向小而精的模式。6月25日,实践队来到了鲟龙生态园进行考察。据介绍,鲟龙公司是一家主营鲟鱼制成品的科技公司。长阳县独特的冷水环境宜于鲟鱼的生长。2017年前,鲟龙公司主要在清江上进行鲟鱼的网箱养殖活动。2017年后,公司负责人顺应国家政策进行上岸转型,发展精工细作的鲟鱼设施养殖。时至今日,鲟龙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开辟新的分公司,以拓展市场。6月26日,实践队来到了厚丰溪村,对肖洞岩鱼庄进行了考察。鱼庄老板邓守科是当地上岸渔民的典型画像,过去,他在江上进行着网箱养殖。网箱渔业被取缔后,他在村口包下一块地建起了养鱼设施,拓展了餐饮行业,进军服务业,未来还打算发展民宿。6月27日,实践队来到了长阳县的鱼加工龙头企业“老巴王”考察。据介绍,老巴王先行承包了500亩鱼塘,为自己提供原材料。未来,老巴王公司还将在稳健的决策中继续加深规模,乘风破浪,以龙头之力助一方发展。



6月25日至6月29日,由经济学院8名本科生组成的“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黄冈红安县开展调研。实践队前往了八里湾镇政府,探讨“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问题。调研发现,八里湾镇大力发展了当地的特色农业、红色文旅业和相关工业。特色农业方面,在政策的支持,引入浙江企业建设了草莓基地、桃子基地与蔬菜基地,解决了几百户村民的就业问题。红色文旅方面,红安县依托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故居等红色景点,建设了一批开国将军故居。工业方面,创立了一系列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同时,政府积极修路修桥,设立了一系列的物流网点,积极开展了比如“品桃节”等活动,增加销路。



实践队前往与经济学院结对共建的红安县八里湾镇中学,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学习经验分享。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提问,实践队成员给孩子们带去了学校纪念品。离开八里湾镇之后,实践队员前往觅儿寺镇展开调研,了解到该镇根据自身丘陵、多山的地形因地制宜发展红苕、银甜梨、葡萄、油茶等多种特色农产业,并且造厂对作物进行深加工,以谋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该镇也将村集体的资金集中起来由镇政府统一调配,勇于尝试先后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仓储基地等,使得效用最大化。尚古山村是觅儿寺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模范村之一,其依托“一湖两山”产业带,主要通过发展蓝莓、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农旅观光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改善发展村内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


实践队前往小丰山村。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从贵谈到,发展乡村产业时,不仅要尊重村民意愿,也要让村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目前,蔬菜大棚、香莲、红安苕酸辣粉、红薯热干面等特色产业在小丰山村全面开花。除了大幅增加的经济收益,百亩荷花池的观赏价值,不断向好发展的基础设施,都让村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成员们深刻地意识到基层干部们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们能真正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带领农村地区朝着乡村振兴的道路迈进。在干部们的带领下,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和特色产业的培育,农村地区将能够走得更快、更远,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将把实践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