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会实践】新闻学院“声”动云南暑期社会实践队媒介助农共聚力
发布时间:2023.08.03

来源: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通讯员 王佳欣


为探究乡村振兴模式的发展路径,运用专业特长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赴云南蚂蚁堆村“声”动云南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9日至15日,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队由新闻学院彭媛老师指导,成员来自新闻学院2022级各专业。


在出发前,实践队完成了文献资料搜集、采访提纲设计等前期工作,为实地调研打下基础。在抵达蚂蚁堆村后,队员们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完成实践任务。


——采访交流,共商发展之路


为深入了解蚂蚁堆村农业发展现状,探究“短视频+直播”销售模式在当地的发展与需求情况,实践队与蚂蚁堆村书记姜宗显、支书文贵华进行了交流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村干部们详细介绍了当前蚂蚁堆村农产品的优势种类、销售现状等情况。文贵华支书提到,由于蚂蚁堆村农产品销售面临着利润空间较小、缺乏市场吸引力等困境,在村中大范围推广直播带货销售模式十分必要。对此,村民们的需求强烈、积极性高,直播带货模式在村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若想在当地实现直播带货的持续发展,蚂蚁堆村仍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缺乏足够的资金与设备支持,缺乏专业人士对直播形式进行设计和包装推广。针对这些难题,队员们与村干部们展开了进一步交流,在探讨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同时也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尝试落地。


——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直播宣传的发展现状,实践队来到了临翔区融媒体中心与临沧市供销社直播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融媒体中心的主任杨中美向队员们介绍了中心发展与建设的基本状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平台的融媒体矩阵的建设与运行状况,也学习了中心制作的优秀宣传作品案例。


(队员们在融媒体中心交流学习)


在供销社直播中心,队员们直观地了解到当地带货直播产业链的具体环节。工作人员首先向队员们展示并介绍了临沧市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包括茶叶、茶籽油、大米、姬松茸等。看着供销社种类丰富、包装精美的农产品,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奋斗辛勤,当地发展的蒸蒸日上与乡村振兴的大好态势。


(工作人员展示介绍农产品)


(工作人员展示产品分装打包)


随后,工作人员介绍了直播中心众创空间的构成模式与当地直播带货产业链的工作全流程,并带领队员们实地参观了供销社的原料仓、货仓等,也展示了产品分装打包的大致流程。同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还切身体验了泡茶制作与直播带货的各项流程。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的机会,队员们对临沧市的直播带货产业链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当地开展直播带货的经验与模式也为队员们带来了启发。


——影音制作,宣传赋能振兴


考虑到蚂蚁堆村地处偏远,知名度较低的现状不利于当地农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拓宽销售市场,实践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创新形式,为当地的乡村振兴赋能。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结合当下网络热点,完成了如“挑战在蚂蚁堆村拍一组民族风情的多巴胺穿搭”、“声动云南路,语辉蚂蚁堆”系列vlog、民河农场宣传视频等多条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工作。队员们制作的短视频从蚂蚁堆村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服装习俗入手,展现了蚂蚁堆村的民俗魅力和实践队员们的青春朝气,已在华中科技大学官方抖音账号、视频号、新闻学院视频号等平台推出,总播放量突破10000次,并在持续增长。




同时,实践队还与蚂蚁堆村的姜宗显书记、文贵华支书一同,在抖音平台开展了一场“云游蚂蚁堆村”的直播,向观众们详细展示、介绍了蚂蚁堆村的如画风景、闲适生活、村风建设等等。整场直播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队员们通过亲身实践帮助蚂蚁堆村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宣传的力度和传播度。


——走进课堂,知识传递兴趣


为增进当地小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实践队为当地的小学生们开展了新媒体传播的科普和宣讲。同时,队员们还利用播音主持专业优势,为同学们带来普通话推广小课堂。


在课堂上,队员们从什么是新媒体、如何使用新媒体、新媒体的意义、使用新媒体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入手,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新型媒介传播的种类、经营模式、利弊平衡等,引导同学们建立起对新媒体中各类信息的辨别力。同时,队员们也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了普通话的发声基础,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发音习惯与技巧。同学们在课堂上反馈积极,对课堂内容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经过一周的实践,队员们看到了蚂蚁堆村从贫困村到小康绿美村的蜕变,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大好态势。后期,实践队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挖掘蚂蚁堆村的农产品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片由通讯员刘峰、彭天怡、张桐、张雁楠、张曦予、张禾提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