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幼失双亲,少年时代和祖母相依为命。
他,命途坎坷,却从来不向艰难说“不”。
他,不断超越,成为“获奖专业户”。
他,涌泉报恩,掀起华中大义工高潮。
他就是经济学院05级学生肖前志。受中央常委接见、获曾宪梓先生邀请访港、入围“2007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这一切使得这个20岁的男孩成为大众的焦点。
幼失双亲,行于艰难求学路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这是肖前志最喜欢的一句话。对于这个命运坎坷的孩子来说,这句话显得格外的厚重。
5岁那年,肖前志的母亲撒手人寰,幼小的他必须面对丧失至亲的悲怆。但尚未从悲痛中恢复的他,12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唯一的支柱离他而去时给他留下的只有巨额债务。从此,单薄的他开始了和年迈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
家徒四壁让肖前志的求学道路异常艰难,然而,面对命运给他设下的重重困难,尚且年幼的他没有低头,他用弱弱的声音在向命运说“不”。当别的同学放月假在家舒适的休息时,他却四处奔走,筹措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为了节省生活费用,高一的每个周一到周五的中午,他都只在食堂买白饭然后回宿舍吃三毛钱一包的榨菜,高二时,为了买几本资料书,他连续两个月的中午都只在宿舍泡一包五毛钱的北京方便面。
肖前志说,求学路途中有太多的人和事让他感动:为他减免了大部分学费的甘棠中学,塞给他钱让他好好过年的老师,给他寄来了钱而不留名的军人等,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他说自己一直怀着感恩的心,且行且珍惜。
就是这样一个孤儿,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他说,经历的艰辛是自己一生的财富,不幸的生活使他得以体会生活的艰辛,使他能比身边的同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也日益造就了他自强、坚毅、乐观的性格。
涌泉报恩,纸鹤携爱心起飞
2007年8月22日《楚天都市报》的一则报道深深刺痛了肖前志的心: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这些大学生的冷漠,让他感到十分的心寒。
读完这个消息,痛心的他写下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慨然顾瞻,思继前志”的语句,这件事情也让肖前志更加坚定了在校园开创义工、培养学生“饮水思源”感恩情怀的意识的决心。

一直以来,肖前志都知道自己进入大学是如此的不易,因此他总是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来对待生命,也通过参加一系列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和他人。两年多时间内,他义务献血、参加“七助贫困大学生上大学”活动、加入华中大青年自愿者协会、到学校图书馆义务工作、到武汉东湖磨山义务环卫、担任交通协管员……
但是,肖前志觉得这样还不够,当代的大学生感恩意识、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缺失让他担忧。2006年10月,这位深含兼济情怀的他和几名同样怀着感恩之心的优秀学长一起创建了华中大义工部。这个部门秉承着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宗旨,宣扬感恩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经过一年的经营,“义务工作者”的称号响遍全校。
义卖和捐物是义工部筹集爱心和资金的主要方式。对于华中大义工部,有一种特殊的符号,它时刻的穿插在义工活动中,它代表着华中大的义工精神,它就是纸鹤。今年10月,得知汪瑾辉一家的悲惨遭遇之后,肖前志在学校发动了二百多名学生为汪家进行义卖报纸和募捐筹集资金,同时他还带领义工部成员,连夜叠制了999只千纸鹤。第二天,纸鹤和爱心款一起被送到医院汪瑾辉一家。
肖前志和他的义工部已经将纸鹤作为一种爱心的象征:折纸鹤,就是折出爱心折出人性美;串纸鹤,就是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纸鹤所飞翔的地方,都是爱和温暖播撒的地方。
从第一只纸鹤的送出至今,义工部已经送出了近四万只纸鹤。如今,纸鹤已经成为义工部的一种信使,时时在传递着爱心。肖前志说,我们的爱心就像这纸鹤一样,即使有点单薄,但是捎去的是我们的纯真的心和真挚的祝愿,我也希望代表关爱的纸鹤能一直传递下去,成为华中大一个别样的风景。
淡泊平和,荣耀只是身外物
在外人看来,肖前志有很多让人艳羡的荣耀:他曾湖北大学生代表,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几位中央领导干部座谈;他曾作为湖北贫困大学生代表,应曾宪梓先生邀请赴香港交流访问;两年多时间内,他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麦克法登—林少宫”奖学金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而先后被评为“校三好”、“校优干”。
入围“2007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以来,他更是成为公众人物。对于荣誉,肖前志一脸从容,他在日志上写下了语句自励:“耐得寂寞,经得荣耀!耐得寂寞,身后所有如烟似梦;经得荣耀,眼前一切皆为浮华。我亦是我,我亦非我!泰然处之,淡然处之!”
喜欢宫崎骏的他十分欣赏《天空之城》中对人生的理解——即使飞的再高,最终还是要回到土里。他想,做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根脉,并深深的扎根在土壤里。平日中的他,总喜欢翻阅一些中国古典的名著,在里面找寻心灵的宁静和做人的哲理。他说,自己很欣赏萧何,也希望自己能在各种环境中都应对自由、处之泰然。肖前志说,“无论怎样,荣耀只是身外之物,外界对我的评价和看法发生变化不应该改变我的轨迹,我依旧是原来的我。”
“我的人生不可能是平平淡淡的。这些困难都熬过了,以后的生活对我已无困难可言。我现在做的是不断反省和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尽力让自己更充实。”肖前志说。
现在的肖前志,执着的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做全国第一的校园义务工作组织,引领全国校园义务工作潮流!”为着这个梦想,单薄的他和很多朋友一起并肩前行,感恩、珍惜又坚强。
记者团 张春雷 郭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