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严师 朋友 慈父——记校“伯乐奖”获得者物理系姚凯伦教授
发布时间:2002.10.23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没有见到姚凯伦教授前,对这一位国际凝聚态物理界的权威人士充满了好奇,总觉得会是一个不苟言笑、难于接近的人。采访在姚凯伦的办公室中进行,我们一进门,他就端上了两杯热茶。眼前蒸腾的这阵阵烟雾,反而使我们的距离近了许多。姚凯伦教授身材瘦削,大概是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结果,但是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不激昂却十分和蔼。

    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姚凯伦笑言自己是“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学在上海”,但是“真正的成长是从这儿(华工)开始的”。他22岁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华工物理系做一名讲师,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作为第一批出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近三年,站在了科学的最前沿。出国的那段日子非常艰苦,为了尽早地掌握尖端技术,他废寝忘食地泡在实验室里。学成后拒绝了美方的挽留,义无返顾地回到相对落后的祖国。刚一回国,姚凯伦就马上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自己的满腔热诚报效国家。如今,他所率领的课题组在有机磁铁的研究上是国际公认的“领头羊”。

    姚凯伦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努力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的条件。在学生的眼中,首先他是一位严师,他也是一位益友,更是一位慈父。

                    严于律己 严于律人

    姚凯伦对研究生的“严”是众人皆知的,有不少本科生不敢考他的研究生,因为他的学生必须在国际权威SCI上发表四至五篇论文。从下面学校考上他的博士生的某位学生,刚开始对这种高要求感到很为难,希望姚凯伦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只需在外文期刊上发表就可以了,但姚教授丝毫不肯降低标准,等到后来出了成果,这位学生才明白姚凯伦的良苦用心。他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踏踏实实做学问,要能吃苦。工作时,他自己一丝不苟,力求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并且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姚凯伦的弟子们以不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严师出高徒”的古训:2000年博士生王为忠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两千多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在此之前,研究生方忠获湖北省杨振宁利达奖唯一的一等奖,李占杰、熊元生等获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当时尚未设省奖及国家奖);在此之后,2001年博士生田巨平获省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瓶水。”

    科学无国界,科学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内领先,要有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为了把学生带到国际学术前沿,使他们能够与国际同行竞争,首先要充实自己。“站得高”的姚凯伦果然望得远,他总是选择前沿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在姚凯伦心目中,人才的标准首先是人品,要有事业心,要爱国、爱人民,要守信用,比如被推荐去欧美及香港地区长期或短期工作的中青年教师们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按期回国。第二是要有求实的精神,要能吃苦。姚凯伦说:“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能浮躁,特别要打好基础。”他还特别强调了创新精神,因为在科学领域要想有所建树,不但要站在巨人的肩上,还要有自己的new idea。另外,协作精神也是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一个团队,要分工,更要合作,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亦师亦友,共同前行

    “师生的关系是朋友,才有无间隙的感情;有感情,才能有客观理性的交流。在学问上,没有教授与学生,没有权威与非主流,合理的就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朋友式的合作,正是这种平等的相处,才使姚凯伦的课题组非常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屡次获校研究先进集体称号。生活中的姚凯伦对人很是和蔼,极少发脾气,他常常请学生出去“搓一顿”,改善改善生活。饭桌上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他还常常跟学生在一起打乒乓球,“小球带动大球转”,整个课题组也随之运转迅速。

    对于青年才俊,姚凯伦总是主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他认为课题组要有好的、国际前沿的项目吸引人才,使他们觉得在此可有所为,可干出一番事业;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年轻人,改善他们的待遇,提供启动经费。姚凯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他们中去。

                     梯子精神,慈父风范 

    姚凯伦老师下大力气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言传身教,把他们推到国际舞台去竞争,让他们在第一线去展露才华。他与国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余年来,他先后主动推荐了物理系的易林、李占杰、王为忠等到欧美及香港地区去工作,使他们开拓事业,使研究水平更上一层楼。这些中青年教师回国后,在系里的科研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人都已成为系里的学术带头人,多数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还担任了系主任、系教研室主任。此外,  他还推荐优秀博士生方忠、熊元生等去日、英做博士后,这些博士出国后经常与课题组保持联系,给课题组送来了不少信息,使课题组的工作始终能与国际前沿接轨。

    他还发扬了梯子精神。许多论文,他自己作前期调研,提出题目、思路、方法,让研究生放手去干;然后反复修改论文;但在发表论文时,他绝大部分让青年教师、研究生署为第一作者,把自己的名字往后放。许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深受感动地说,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自己埋头甘当梯子。说到姚凯伦对学生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为了博士生徐大海的住房问题,他跑上跑下,尽心尽力,还专门找人去帮忙搬家;女博士刘青梅说:“是姚老师不断的精神鼓励使我坚持下来,他慈祥的笑容使我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他为工作点配备了冰箱、微波炉等用具,以备辛苦工作的博士生们的不时之需,还自己掏腰包为休息室添置了一张床,以便学生休息。跟随姚凯伦五年的赵黎博士这样形容他的导师:“姚老师的确有着出众的个人魅力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当他的学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