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哈工大前校长黄文虎院士谈科技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02.10.31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不坠青云志 敢为天下先

----哈工大前校长黄文虎院士谈科技教育创新

●本报记者  刘继文

    他,扎根冰城52年,见证了哈工大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他曾执掌哈工大“帅印”,与这所重点大学荣辱与共、风雨同舟。他专注航天和国防科研矢志不渝,被公认为我国著名的力学与振动工程专家。10月24日,记者就科技与教育创新的话题,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前任校长黄文虎院士。
    高校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吸引人才?黄文虎院士一再谈到“人和为贵”。他分析说,“天时、地利、人和”对高校发展都很重要,但对地处边陲北疆的哈工大来说,天时、地利并不占优,哈工大教职工整体待遇并不高。哈工大82年的发展,尤其是建国后的不断壮大,最可贵的是“人和”。在哈工大的历史上,一直流传“八百壮士”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故事。解放初期,黄文虎、王光远等800名教师从全国各地涌向哈尔滨,成为第一代“八百壮士”。随后,又涌现出第二代、第三代“八百壮士”,人才如同滚雪球一样聚拢过来。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就不怕出不了高水平的成果。“有了重大成果和项目,教师就有了奔头和盼头”。黄文虎谈到,一所大学除了硬件设施、高水平的师资外,还要有宽松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实验楼、住房、工资待遇等,更重要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学术氛围和人际关系。这也正是哈工大享誉国际的一大“法宝”。学校聚集了18名院士,350名博士生导师,2100多名正副教授,他们看重的就是哈工大干大事业的氛围。学科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正是有了几代“八百壮士”几十年的积累,哈工大的优势才逐渐显现出来。
    高校如何在科教兴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黄文虎认为哈工大的经验之一是:瞄准尖端,赶超前沿,为国家、社会做出重大成果。哈工大仅有3000名教师,科研实力却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经费连续9年超过亿元,2001年达到5.1亿元,人均科研收入17万元。这是许多高校可望不可及的。他们的科研从来都是高起点、高标准的。如在国防、航天科研中,哈工大涉足了20多个领域,参与了几百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已成为国防和航天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哈工大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哈工大与国内数家大中型企业合作,无论是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还是企业的技术改造中都作出过重大贡献。
    哈工大人敢为天下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第一台程控立式车床、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高精度及高难度的双轴陀螺漂移测试台、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第一枚具有自主版权的IC卡芯片、第一台高性能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第一台大型封头旋压机、第一台红外目标仿真装置……
    黄文虎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所大学的成功秘诀。但这个思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大。哈工大历任校领导都形成共识:学科建设无需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做强做精。确定学科发展规划,既要发挥优势,又要顺应大势。对已有优势的学科要尽量加快发展,对一些有潜力的新兴学科方向应尽力扶持。如哈工大确立了“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思路。同时,近几年学校加大了对原本比较薄弱的生命学科的投入。
    黄文虎院士曾作自述诗一首:“冥顽何曾与世争,读书偶露小聪明。风云际会酬初志,边境虚空忝盛名。廉颇老矣诗作饭,渊明归去笔堪耕。杏坛孺子气如虎,志在扶摇万里程。”他以最后两句诗寄语年轻人。他说,如果青年学生能立志高远、打好基础、拓宽眼界、善于创新,一定大有作为。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